三十八名好汉,全部封赏。
官职最小的鼓上蚤时迁和白日鼠白胜,也是从九品官衔。
神医安道全、铁叫子乐和、圣手书生萧让、紫髯伯皇甫端、玉臂匠金大坚等特殊人才,留在宫中听用。
梁山众人此时可谓是春风得意,志得意满。
毕竟梁山好汉之中,除了花荣之外,就没有一个做官的。
而如今,一个个摇身一变,就成了朝廷命官,可谓是一步登天了。
尤其宋江和吴用,感觉荣耀至极了。
唯独公孙胜,对官位似乎并不那么感冒,在被敕封的第二天,便托宋江向朝廷递上了辞呈。
包拯看到公孙胜的辞呈,心里颇感惋惜。
毕竟在在整个梁山好汉中,他最器重的人就是公孙胜,包拯还指望他今后在战场上大展神威。
紧接着,混江龙李俊,母夜叉孙二娘,菜园子张青等,也纷纷托宋江递上辞呈。
宋江脸上一阵无助:“你们这都是怎么了?”
他无法理解,自己苦心孤诣替他们谋求了一条康庄大道,现在大家都做了官,在军中有了职位,终于摆脱了草寇的身份,可以为朝廷效力,光宗耀祖。
可大伙偏偏选择在这个时候退出,作鸟兽散。
这让宋江觉得,是不是大家心里埋怨自己选择诏安。
只听孙二娘道:“公明哥哥,我们知道你是一片好心,可咱们都是些粗人,天生就不是做官的料,自由自在惯了,待在军中,浑身都不自在。”
“难道我宋江错了?”宋江一脸无奈,他打死都不会想到结局会是这样。
“哥哥没错!”张青赶忙补充道,“只是人各有志,我们不过是粗人,本就不是做官的料,又何必勉强自己。我和二娘决定回乡重开一家正经的酒楼,好好做人,不再做以前的勾当。”
李俊道:“小弟也准备重新回扬子江渡船打鱼,不过哥哥放心,小弟今后绝不夺人财物,给梁山丢脸。”
见众人去意已决,宋江也不便挽留。
毕竟强扭的瓜不甜。
朝廷方面。
赵祯听说梁山好汉几天之内就有十几人辞官,心里也是费解,问包拯道:“包卿,梁山众人既然归顺了朝廷,朝廷已经为他们封官赐爵,他们为何还要辞官,莫非是对朝廷对朕有所不满。”
他误以为是自己这个皇帝做得不够好,以至梁山众人心有怨言,所以才纷纷辞官,不愿为朝廷效力。
包拯笑道:“皇上多虑了,梁山众人大多是江湖草莽,素来闲云野鹤,如今却要受朝廷的约束,是以辞去,人各有志,强求不得。”
赵祯道:“可朕担心他们辞官之后,又啸聚山林,危害乡里。”
包拯道:“这一点,陛下大可放心,没有人天生就像当贼寇的,朝廷已赦免了他们往日罪行,他们今后应该会好好做人。”
听到这里,赵祯心里才好受了些。
包拯接着道:“据臣的了解,辞官的几人,并无多少本领。”
“梁山之中,真正可用之才乃是入云龙公孙胜、小李广花荣。”
“花荣以前虽只是个副知寨,却有百步穿杨之能。”
“那公孙胜精通道法,能呼风唤雨,可惜修道之人追求清静无为之道,不能为朝廷所用,臣也颇感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