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士彬下令追出十里开外,抢夺马匹、旌旗无数,但唯恐深入西夏腹地中了埋伏,便下令撤军,大胜而归。
不过,即便大宋以十万对三万,此战大宋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虽然歼灭西夏大军两万五千余人,可面对的是西夏最强兵团一万铁鹞子以及两万擒生军。
而大宋却仅有一万骑兵,其余全是步兵,阵亡三万余人,伤两万人。
也算是惨胜。
不过,这在大宋历史上,已是当之无愧的大捷。
李士彬犒赏士卒,亲自到军中见戴面具的将士,方知他名叫狄青。
差人向包拯报喜,为狄青表功。
包拯看到战报,激动得无以复加,一面犒赏三军,一面八百里加急,向朝廷报喜,为李士彬请功。
大宋。朝堂。
赵祯接到边关战报,激动得双手都颤抖了起来。
多少年了,大宋被党项人骚扰得不胜其烦。
金明寨大捷,歼灭西夏精锐两万五千余人,虽然没有全军覆没,大宋也付出了血的代价。
可这对宋仁宗来说,无疑是莫大的喜讯。
这场胜利对于大宋来说,不仅仅是一场军事上的胜利,更是对士气和民心的一次巨大鼓舞。
大宋,终于扬眉吐气了!
因为在以往的大战之中,大宋都鲜有以如此渺小的代价而取得大捷的先例。
“包拯,你果然没让朕失望。”
赵祯激动得眼泪都快流出来了,列祖列宗泉下有知,也一定会为之高兴吧。
看着皇上如此激动,百官自然也猜到了几分。
从赵祯手里接过战报一看,百官无不喜悦,激动莫名。
毕竟谁也不希望大宋吃败仗,更不希望大宋被番邦骑在头上拉屎。
而这一次,大宋彻底振作起来了。
“传旨,擢升李士彬为骁骑将军……”
赵祯极力封赏立功将士,以鼓舞军心,直接提拔斩将数百人的狄青为御马直指使,从八品。
这对一名小兵来说,算是一步登天了。
延州方面。
包拯接到朝廷圣旨后,亲临金明寨,慰问将士,给予李士彬最大的肯定和鼓励。
“李将军,此次金明寨大捷,将军当居首功啊!”
历史上的李士彬也的确是一名勇将,但刚愎自用,加上延州知州范雍无能,中了李元昊之计,导致金明寨失守,李士彬被西夏俘虏。
作为穿越者,包拯自然不会让悲剧重演。
知人善用,是一个统帅最基本的素养。
李士彬这次虽然大败西夏,却没有骄傲,羞惭道:“末将不敢居功!若非包大人调配有度,识破李元昊阴谋,末将岂能立此大功!”
包拯抿嘴一笑:“李将军不必谦虚,本府素来赏罚分明,希望将军再接再厉,再立功勋。”
“是!末将全听包大人调遣。”
“唔!”包拯点点头,对李士彬之子李怀宗也格外嘉奖。
随即让李士彬传狄青来见。
这位与他有着同等名头的武曲星君,包拯怎能不亲自见一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