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边防军队,配备的是战斗力极强的羌兵,称之为“山讹”,乃边防主力大军。
除此之外,李德明和李元昊均推行另一项军事政策——血夫政策。
何为血夫?
李德明父子为了弥补西夏人口短缺问题,所以不得不在士卒上下功夫。
无论古今,人口始终是一个国家是否强大的最基本因素。
而相比辽国和大宋,乃至于南边的大理和吐蕃,西夏的人口是最少的一个国度。
所以,李德明和李元昊经常发动对周边国家的侵扰战争,尤其是大宋边境,掠夺人口。
将八岁以下的男丁编入军籍进行魔鬼般的残酷训练。
将这些掠夺而来的孩子集中在一起,封闭式军事训练,从小便相互搏斗厮杀。
待到孩子稍微年长之后,便模仿对敌作战的阵势,让孩子相互冲杀。
被打倒的一方,只要还有一口气在,均会被强制要求站起来继续冲杀对抗。
等到长到十四五岁,就直接派上战场。
可以说,西夏残酷的练兵方式,几乎把士兵当成了战争的机器。
所以,西夏士兵无一不好战,无一不英勇。
作战之时,西夏士卒不畏生死,勇往直前。
其战斗力之强悍,纵观古今历史,鲜有能与之相提并论。
便是强横一时的辽国以及蒙古大军,在面对西夏士兵的时候,也屡屡受重挫,吃了不少大亏。
而铁鹞子,是西夏最精锐的骑兵。
李德明时期有三千人,到李元昊时期便已发展到三万人。
铁鹞子军堪称后世金国的铁浮屠,战斗力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铁鹞子装备精良,身披重甲,刀枪不入,善骑射。
平时乃是李元昊的贴身护卫骑兵,发生战争时,铁鹞子就是冲锋陷阵的先锋部队。
所到之处,所向披靡,无论是辽国骑兵,还是大宋骑兵,都无可与之争锋者。
除了铁鹞子外,西夏还有十万擒生军团。
装备也极为精良,是战斗力仅次于铁鹞子的精锐部队。
主要职责就是配合铁鹞子进攻,然后负责在后掠夺人口、牲畜和钱粮等。
其次便是西夏戍卫军。
这支军队又叫贵族军,全都是从党项贵族子弟之中挑选的能骑善射之精英。
约五千余人,负责策应和守卫其他大军。
这也是李元昊为了保卫西夏奴隶主的地位,同时又牵制各部豪强的质子军。
最后是泼喜军,又称炮兵队,但只有几百人。
负责旋风炮的投射。
旋风炮并非火炮,而是石弹。
旋风炮用骆驼运载,用于攻击城池。
西夏一系列的军事制度,可谓将西夏国度打造成了一个纯粹的战争机器,弥补了经济落后,人口不足的劣势,使得西夏在对外作战之中,屡屡大胜。
不但多次打败大宋,就连辽国也吃了不少败仗,最终在政治上承认了西夏成为独立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