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31章 在古代做官就是爽
第(2/2)页

所以,面对皇上扶持自己班底的事,刘娥现在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并没有过多的干涉。

只要目前皇上不会威胁到她继续执政,皇帝要怎么培养自己的势力,其实都是刘娥默许的。

丁渭及党羽见小皇帝对包拯如此宠信有加,心里越是嫉恨。

定远县。

得到嘉奖的包拯,也是欣然接受了。

只是没想到,皇上的赏赐这么多。

玉带一条,白银千两,这样的财富,普通人一辈子都花不完。

以大宋朝对文人的优待,在包拯看来,其实压根就用不着去贪。

为何还有那么多的官员,不择手段的从穷人嘴里夺保命的口粮。

人心不足蛇吞象啊!

岁月匆匆。

不觉三年过去,包拯任期已满,回京待命。

朝廷也派了新的知县来替任。

离任这天。

全城百姓夹道送别,甚至有些从十几里的地方赶来送包拯。

有的送鸡蛋,有的送萝卜,有的送白菜…

百姓满脸的不舍,泪流满面,哭声动天。

他们实在是舍不得啊!

虽然只有短暂的三年,可包拯一直鼓励开荒、减免徭役。

一大半的佃农重新拥有了自己的土地,吃上了一口饱饭。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包拯实行了青苗法。

不错,就是王安石变法中最重要的一条——青苗法!

就是在春末夏初青黄不接的时候,县衙直接给没有粮食的百姓借贷,等秋收之后,再连本带息归还。

而且县衙只收10的利息,比地主的高利贷少太多了。

这不但避免了无粮的百姓向地主去借高利贷,同时还给县衙增加了一些利息收入,可谓两全其美。

这也使得不足三万人口的定远县,三年之内足足增加了三千人口。

这是只有江南地区十万户的大县才能拥有的政绩。

虽说王安石变法失败了,而且青苗法也是历史上争议最大的一条变法,百姓被青苗法弄得民不聊生。

然而包拯心里却十分清楚,青苗法本身并没有错。

这个措施也绝对有着划时代的意义。

只是王安石性格太固执,也不会用人,变法的时候被吕惠卿等小人利用。

使得原本一个利国利民的青苗法,最终成了百姓的负担。

变法派为了政绩,强行给百姓放贷,而且以放贷的多少为政绩的考量,百姓能不憎恨么?

当然。

那是全国性的变法,和包拯在定远县施行的青苗法不可同日而语。

因为一个百里小县,包拯能监管得到,也就不存在强行放贷的问题,一切都是百姓自愿。

而且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打压了地主阶级,对百姓来说,这就是仁政。

百姓能不感恩戴德?

他们舍不得包拯离开,就是担心包拯一走,下一任知县便改弦更张,又开始大肆搜刮民脂民膏。

那他们这些平民百姓又回到解放前了。

但包拯也没办法,三年一调度是朝廷的规制,他左右不了。

也无法左右其他知县不胡作非为,他也只是个知县而已。

朝廷会给他安排去哪里赴任,都还是个未知数呢!

若是升他为凤阳府尹的话,一切就都好办了。

“包大人,我们舍不得您啊!”

百姓掩面痛哭,见者伤心,闻者落泪。

展昭和公孙策无不动容。

这是他们有生以来见过最感动的一个画面了,心中也是一阵不舍。

要不是朝廷有规制,他们愿意一辈子都留在定远县。

可这些都不现实。

因为他们心里也明白,一个定远县不能把包大人束缚住,天下有更多穷苦之人需要他!

第(2/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都在看:无双龙帝好好先生的真实面目猫猫我啊,想给每只小流浪一个家江湖小小侠客女人不坏四合院:悟性逆天,七级工程师洪荒:我收徒弟有错吗?回答我!我用花瓶通古今叶苜苜战承胤三年后,他灭了全宗门穿越雪中从帮赵楷登上皇位开始七月半,鬼娶亲一剑,一驴,一壶酒重披铠甲,将军夫人她英姿飒爽巅峰谋道摆烂重生:全家只有我是炮灰万界神主:从荒村开始铸就永恒方舟,虚构史学家行迹于泰拉之上武神至尊每天一种无限物资,极品女神倒贴让你治理北疆,没让你一统世界饥荒年,我囤货娇养了古代大将军叶苜苜战承胤金军围朝,朕从东京成开始北伐!斩神:我道系青年,请个神合理吧重回85:假少爷打猎养活全家不离婚!不分床!沈小姐哄崽追夫火葬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