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六折波自己就没写一个正确答案,给出的资料也只是最普通的修炼信息,谈不上机密问题,所以在这前提下,也没人能给出真正的正确答案。杜绝了天机被窥探的风险。
毕竟对普通人来说,窥探天机可是折寿的。普通修士也不能避祸。哪怕有了仙级修为,有些天机依然是不可窥探的。否则依然会身死道消。
……
两个小时很快过去,面对这样的一份考卷,不少自诩天才的学生,遭遇了人生第一次滑铁卢,交上自己有生以来的第一份白卷。
也有一些凭借小聪明,在上面写下一些答案。当然其中也有像赫尔兹之类的,得到六折波给予的信息,信心满满的写下自认为正确的答案。
至于是否正确,估计王教授自己也不知道。只能说,他心里有自己的答案,那个无论与真相是否一致。都可以算作正确答案。所以写出来的答案其实是否和真相一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和王教授自己心里的答案是否一致。
王教授收取卷子后,并没有离开,或者下课。而是站在讲台上当场批改。在近五个小时的批改后,成绩被王教授公布出来。
在下面的学生们都静静等待着,也有人趁着等待时间快速收拾自己的用品,准备随时换座位。
当王教授揉着眉心抬起头来时,下面的学生们全部都紧张起来。就连原本一直无所谓态度的六折波都有些小紧张。
他可不想自己一个不慎考出奇怪的低分,导致被玄九他们笑话,成为未来他们的谈资。
谭敏峰拿过所有卷子,又花费了半小时将它们整理输入进一个令牌模样的信息录入器中,通过里面设置的特殊禁制自动排列,然后投影在黑板上。
看着黑板上的人名和其后的分数,赫尔兹大大松了一口气。原因无他,只不过是他就这么蒙对了全部,获得了满分。和他一样的还有四人,分别是六折波,詹姆斯,司徒珂,司徒琨。梅达利被扣了两分,和他一样的还有五人,然后就是只有九十分的一批有十一人,再然后的一批只有八十不到,最后一档都是交白卷的零分,这大概就有十几人。看着这些分数,那些交白卷的显然不服气,凭什么有人可以得到满分?
“王教授,凭什么!他们是怎么得到满分的?”有沉不住气的白卷学生站起来发问。
此时,他已经顾不上礼仪问题了。
“你是不是感觉这次考试的题目很荒诞?就好像面对茫茫大海,告诉你海中有小岛,你也站在岸边,也找不到岛屿所在?我们学历史的,去回顾过去,就像站在岸边寻找新的岛屿,知道它的存在,却苦于没有证据证实,很多东西只能放在那里,哪怕堆积如山,被灰尘掩埋,也无法发表,让世人知道。很多人都说过去是既定的,是灯塔,你只要回望就能看到它。其实对于我们来说,灯塔都是我们的先贤自己点亮的。没有以前的考古专家努力发掘,很多历史都将被埋没,都不可能为世人知道,并且承认它的存在。而历史从假设开始。这次考试,考验的就是你们在面对假设问题时的态度,是勇于探索,还是止步不前。”王教授心平气和的回答着那个学生的问题。
一点都没有因为他的无礼而生气。
而王教授的话,也让在座很多学生肃然起敬,对历史课,对那些在历史学上孜孜不倦,付出很多的人,那些一直以来的专家,教授愈发感到由衷的敬仰。
确实,没有他们回身去历史长河中点亮一盏盏照耀世间的灯塔。作为现代人,除了知道三代人经历的事情,又如何知道更早的事情,又如何为这些曾经的历史而感受到骄傲,感受到悲愤等等情绪。
又如何能以此为动力,让我们未来发展的更好。
赫尔兹的感触比其他人更深,他想起了自己作为阿卡尔族人需要做的事。原本,对于寻找这段历史,赫尔兹根本不明白意义何在,根本不懂这么做会带来什么。毕竟,在他如今的各种感受下,他能模糊的知道一些可能存在。
自己很可能已是最后一个阿卡尔族人。那,如果真是如此,知道过去与否,其意义是不是已经不大了?
还有透过永恒之书,师父,六折波他们的只言片语中,他也知道,自己应该还有肩负的使命。但是,如今他仍然不明白这所谓的使命是什么,好像这些都需要自己去探索,去发现。
但是这有意义吗?就这么生活下去,融入这个世界,忘却阿卡尔族的事情不好吗?
如今听了王教授的话,赫尔兹忽然意识到了什么,感受到了那使命的重要性。虽然依然不知道其具体内容,但是赫尔兹已经能明确自己应该怎么做了。
了解这份过去,了解阿卡尔族的全部,这应该是第一步。也是最正确的一步。
而要这么做,除了通过永恒之书的幻境去了解以外,还有一个方法,那就是从自己的身世出发,反推过去。
想到这,赫尔兹眼神逐渐变得坚定,有点点星光闪烁,他已经在心中定下一系列的计划。当然这当中,实力是贯彻计划的基础。所以不能急,要先提升实力,学好这方面知识。
就在赫尔兹心思飞转间,王教授的话说完,看底下已经没人在提出异议,便开始安排换位事宜。
按照他的安排,满分学生都坐在第一排,他前面的中间位置。两侧坐的是九十分以上学生,坐不下的可以坐到第二排。
第三排开始是八十分左右的,最后一排开始往前推,都是交白卷的。
说完这些安排,然后在谭敏峰的监督下,学生们开始自觉收拾自己的东西,开始调换位置。
一直到十五分钟后,大家全部坐好,王教授再次开口:“我知道你们中很多人都有很强的学习能力,就算没有我授课,你们也能自己捧着教科书,去图书馆查资料,完成大一到大四的历史课,以及其他全部课程。我这里要培养的不是这种只会死读书的人。之所以安排你们第一年上课学习,就是让你们养成一种良好习惯。竞争的习惯。这大一一年,我不会仅仅教导大一课程,不仅是大一到大四,就连研究生课程也会一起教。你们少上一节课,就要少知道很多知识。而每月的考试,就是一次检测。在不断接收固有知识的前提下,你们也要学会独立思考,勇于探索,拿着一点点可能探知它背后的全部故事。”
“同时,我们不能忘却初心,不能为外物所动。毕竟,我们手中的任何一件出土文物都可能价值连城,如果我们不够专业,那我们和那些盗墓的又有何区别?”
……
王教授开始激情演讲,对着下面的学生讲述着各种知识,这不是历史知识,全部属于一种做人的道理。
就像王教授所说,他们作为考古工作者,经手的都是文物,价值连城,如果考古工作前没有树立正确的三观,那以后参加考古工作,就和盗墓一般。
这种人不是没有,偷偷私藏,然后去倒卖,被发现就是重罪。但是依然防不胜防。所以要杜绝,从学生开始抓这是最好的办法,虽然因此能减小几率,不能完全杜绝,毕竟人心不可测。只不过这总比什么都不干要好太多。
赫尔兹默默听着,仔细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