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和林大熊叶银红搭伙吃饭好几年,兼之叶银红又常念叨这个儿子,自然轻易便认出面前人正是林大熊和叶银红的长子。
他不着痕迹打量几眼面前的少年郎。
和黝黑壮实的林二哥夫妇截然不同,眼前的少年身姿挺拔如青竹,虽一身细麻短打,眉眼却端是清润。
举手投足间明显有书卷浸染的痕迹,单看模样,确实很不错。
想着叶银红日日念叨这个大儿子明年就要下场,且面前的小子他看着颇顺眼,心里就存了几分点拨之意。
于是,易衡再开口,就是一通四书五经考教学问,几番对答后,见大壮底子还算扎实,他面上也浮起几分满意。
梁青娥站在一旁,虽听不懂那些引经据典的文辞,可看着大孙子从容应答,又见易秀才神色和悦,便知大壮应是表现不错。
这会儿,林老虎把带给林大熊两口子的东西,都搬到了后院的灶房里。
梁青娥见时辰不早,便轻轻拍拍手,招呼正围着字画议论的孩子们:\"走吧,咱们该去码头了。\"
听到要去码头,乐宝几个忙围到阿奶身边,簇拥着梁青娥就要出门。
\"过门皆是客,喝杯茶水再走吧。\"易衡将青瓷杯一一推到柜台边。
孩子们早已渴得口干舌燥,仰头阿奶点头默许,脆生生道过谢后,纷纷端起杯子,将茶水一饮而尽。
“大娘好福气,家里这些孙子孙女都灵慧的很。”
易衡望着柜台前的一众小娃子,眼里满是真诚。
庄户人家,能识得自己的名字就不错了,林家这好几个小娃娃,竟都认识字。
尤其那个小男娃,瞧着不过五六岁的模样,方才听他背诵三字经,可以说很是流利了。
自家孩子被夸,梁青娥不能免俗,当即就笑眯了眼。
从书局出来后,因着牛车上少了不少东西,林老虎便让老娘和孩子们都坐上去。
大壮二壮三壮和林辉都不肯,只说大黄热天赶路也辛苦,怕累坏了它。
最后只有梁青娥带着乐宝和四壮五壮六壮坐了上去。
人坐稳当后,梁青娥又把车上的两只陶罐抱进怀里,林老虎一甩牛鞭,牛车就晃晃悠悠往码头行去。
待牛车慢靠近码头,入眼就是一片繁忙景象。
码头热闹非凡,数艘船只鳞次栉比停泊在河岸边。
道路上,成队的牛马车等着运送货物,力夫们汗流浃背,肩挑背扛,在船只与接货的车队间回穿梭。
其中还有卖小食的摊贩们,吆喝声此起彼伏。
突然,孩子们的目光被一艘巍峨的大船吸引,不禁手指着惊呼起来。
林老虎生怕孩子们惊扰了船上的贵人,忙“嘘”一声。
神色严肃:“瞧见那艘船上面飘的玄色旗子吗,那是官船,里面都是官家亲眷,要是冲撞惊扰了他们,当心把你们抓走。”
孩子们吓得立刻捂住嘴巴,睁着圆溜溜的大眼睛,大气都不敢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