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方:拐枣果柄20克,车前子15克(包煎),大黄6克(后下)。
功效与作用:拐枣果柄通利二便,车前子利水通淋、渗湿止泻,大黄泻下攻积、清热泻火。该方能够清热利湿,通利二便,改善二便不利的症状。
使用方法:水煎服,每日一剂,分两次服用。
疗程:3 - 5天为一个疗程。
(五)治疗风湿痹痛
附方:拐枣树皮30克,桑枝20克,威灵仙15克。
功效与作用:拐枣树皮活血舒筋,桑枝祛风湿、通经络,威灵仙祛风湿、通络止痛。该方能够祛风除湿,通络止痛,缓解风湿痹痛症状。
使用方法:水煎服,每日一剂,分两次服用。
疗程:10 - 15天为一个疗程。
(六)治疗劳伤咳嗽
附方:拐枣树皮20克,百部15克,款冬花10克。
功效与作用:拐枣树皮止咳平喘,百部润肺下气止咳,款冬花润肺下气、止咳化痰。该方能够润肺止咳,化痰平喘,适用于劳伤咳嗽、久咳不愈等症状。
使用方法:水煎服,每日一剂,分两次服用。
疗程:7 - 10天为一个疗程。
(七)治疗疮疖肿毒
附方:鲜拐枣树皮适量,野菊花15克。
功效与作用:拐枣树皮解毒消肿,野菊花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二者配合,可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对疮疖肿毒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使用方法:将鲜拐枣树皮洗净捣烂,野菊花研成粉末,两者混合均匀后外敷于患处,每日换药一次。
疗程:5 - 7天为一个疗程。
(八)治疗风热感冒
附方:拐枣叶15克,金银花10克,连翘10克。
功效与作用:拐枣叶清热解毒,金银花清热解毒、疏散风热,连翘清热解毒、消肿散结。该方能够清热解毒,疏散风热,适用于风热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咽痛等症状。
使用方法:水煎服,每日一剂,分两次服用。
疗程:3 - 5天为一个疗程。
(九)治疗麻疹
附方:拐枣叶12克,西河柳10克,蝉蜕6克。
功效与作用:拐枣叶清热解毒,西河柳发表透疹,蝉蜕疏散风热、透疹利咽。该方能够清热解毒,透疹止痒,对麻疹初起、疹出不畅等症状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使用方法:水煎服,每日一剂,分两次服用。
疗程:3 - 5天为一个疗程。
(十)治疗吐血
附方:拐枣叶10克,白茅根15克,侧柏叶10克。
功效与作用:拐枣叶止血,白茅根凉血止血、清热利尿,侧柏叶凉血止血、化痰止咳。三方合用,可凉血止血,适用于吐血、咯血等症状。
使用方法:水煎服,每日一剂,分两次服用。
疗程:3 - 5天为一个疗程。
六、食疗配伍与禁忌
(一)食疗配伍
拐枣果柄炖鸡:将拐枣果柄30克洗净,与鸡肉250克一起放入砂锅中,加入适量清水,放入姜片、葱段、料酒等调料,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炖煮15 - 2小时,加盐调味即可。此汤具有滋补气血、通利关节的功效,适合气血不足、关节疼痛者食用。
枳椇子粥:将枳椇子10克洗净,加水煎煮取汁,再用此汁与大米100克一起煮粥。该粥有解酒毒、止渴除烦的作用,适合经常饮酒者食用。
拐枣叶蛋花汤:将拐枣叶10克洗净切碎,鸡蛋1 - 2个打散备用。锅中加入适量清水,煮沸后放入拐枣叶,再倒入鸡蛋液,搅拌均匀,煮至蛋花成型,加盐、香油调味。该汤有清热解毒、滋阴润燥的作用,适合上火、咽喉肿痛者食用。
(二)禁忌
脾胃虚寒者慎用:拐枣性偏凉,脾胃虚寒者食用后可能会加重脾胃虚寒的症状,出现腹痛、腹泻、消化不良等不适,此类人群应谨慎食用。
低血压患者慎用:拐枣具有一定的降压作用,低血压患者食用后可能会导致血压进一步降低,出现头晕、乏力等症状,因此低血压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谨慎食用。
孕妇慎用:虽然目前没有明确的研究表明拐枣对孕妇有不良影响,但为了安全起见,孕妇在食用拐枣及其制品时应咨询医生的意见。
七、炮制方法
枳椇子炮制: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取出种子,洗净,晒干。将干燥的枳椇子除去杂质,筛去灰屑。如需增强其疗效,可将枳椇子用文火炒至微鼓起,取出放凉。炒枳椇子的药性更加平和,且易于煎出有效成分。
拐枣树皮炮制:全年均可采收,剥取树皮,除去杂质,洗净,切丝,晒干。炮制后的拐枣树皮便于储存和使用,同时也能增强其药效。
拐枣叶炮制:夏季采收拐枣叶,除去杂质,洗净后晒干或阴干。干燥的拐枣叶可直接入药,也可研成粉末备用。在炮制过程中要注意避免叶片受到污染和损坏,以保证其质量和药效。
拐枣作为一种药食同源的植物,具有丰富的药用价值和食用价值。无论是在传统医学还是现代医学中,拐枣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在使用拐枣时,我们必须遵循科学的方法,严格掌握其使用剂量和禁忌,确保安全有效。同时,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对拐枣的研究和开发,深入挖掘其潜在的价值,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