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悦回道:“郡兵开支由各郡负担一半,成都负担一半,这部分会在后面讲到。”
“好!”刘平点头。
刘备轻咳一声,道:“这个开支,还真是出乎意料呢。”
“继续吧。”
他倒是不着急,主要还是每年的税收他都清楚,知道军费开支虽然不低,但财政是负担得起的。
“好,接下来是咱们的税收情况。”荀悦说到这里,看了一眼张松道:“这一部分,由张侍郎给大家汇报。”
张松打开随身的小册子,看了一眼,道:“说一下我军的税收情况。在这之前,先说一下我军的具体发展情况,税收来源好让诸位更加清楚。”
清了清嗓子,张松继续说道:“首先是耕地。”
“算上西域、乌戈郡、安南郡在内,我军目前总耕地面积,两亿六千万亩。”
“去年我军总共收获粮食,九亿一千万石,按照三十税一,总共收上来三千零一十二万石粮食。”
“其次是人口,目前我军实控地区,人口已经达到了一千六百万,这一部分每年一共可以收到税钱十五亿两千万钱。”
这是部分收的其实是人头税,一个人一年一百二十钱,只不过只有成年人收这么多。未满十四岁只收一半,六岁以下六十岁以上不收。
这也是改良过的人头税,跟此时大汉其他地方还不太一样。
此时大汉的税收制度比较复杂,其实按照刘备军如今的人口,完全按照此时的税制来收税,这个钱就太多了。
汉和帝元兴元年(公元 105 年)可视为东汉财政收入的一个参考节点,当时户九百二十三万七千一百一十二,口五千三百二十五万六千二百二十九,垦田七百三十二万一百七十顷八十亩百四十步。
以此次数据为基准,当时田租折钱约 147 亿,亩敛税 732 亿钱,刍、稿税约 77 亿钱,口赋和算赋总计约 462 亿钱,过更钱 554 亿钱,献费或方物之贡约 335 亿钱,家财税约 554 亿钱,朝廷收入总计约 418 亿钱,扣除实物租后汉朝岁入约 268 亿钱,若加上少府收入约 83 亿,共约 500 亿钱。
真按照这个标准来收,户部今年至少能收到一百五十亿钱(不是现钱,包括粮草、草料等等实物,折算之后的价值。)。但是这样,老百姓的生活肯定就非常困难了。
事实上,在没有入蜀之前,刘平在各种尝试之后,还是选择了沿用大汉的税制,挺过了最难得开拓期。
现在之所以只收田税和人头税,其实是有原因的。
一是,商业税。汉朝也是有商业税的,但是这东西比较粗犷,如今刘备势力的商业税就比较细致了,每年产生的税收也非常恐怖。
二是,在工部的帮助下,户部和工部合伙搞了一个新衙门,对标的就是洛阳的少府。说白了就是一个官方的经营机构,理解为国有公司就行。
盐铁酒、漆器、琉璃、丝绸等奢侈品,粮食、木材、矿产资源等大宗交易品,都是这个新衙门的经营项目。
新衙门是刘平给起的名字,大汉商业运营司。由工部格物司和户部商业司合力管辖。
张松翻看了一下手中的小册子,道:“然后是商税,去年吾等一共收了商税二十七亿钱。”
“嚯?!”
“真的假的?!”
“竟然这么多?!”
刘平却皱了皱眉头,他对刘备势力的商业发展规模其实不存在疑惑的。他之所以皱眉,是因为如今刘备势力哪有这么多铜钱,哪怕是折算成金银也不可能有这么多。
加上人头税,这都四十多亿了。
张松继续道:“这是折算后的,实际上只收了十三亿钱,剩下的基本上都是征实,其中包括金银、粮食、草料等。”
刘平颔首。
这才对。
此时不管是大汉还是刘备势力范围内,所有的税收都是允许征实的,也就是用实物交税。官方也规定了,优先以粮食、草料为税收物,其次是贵重金属,再次是各种物品,比方说布匹。
那么也就是说,现钱,去年一共就收上来二十五亿钱。
张松继续道:“接下来还有一项收入,就是户部和工部的商业营运司。新衙门,去年年初刚建立,去年一年一共赚取了八亿钱。”
“这么多?!”刘备惊讶了:“没想到一个衙门的收入,比得上一半的口赋了。”
口赋就是人头税。
张松笑了笑,道:“这还是第一年,按照吾等预计,五年之后,运营司一年的收入,最少可以达到二十亿钱。”
“好事儿!”刘备抚掌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