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顿饭吃了挺长时间,主要是张爸张妈一直在给张远上政治课,围绕一个主题:找对象。
毕竟张远也不小了29岁,这个年纪放在小岗子村还不结婚多少就有点儿说不过去了。
即便在这个小县城里大家的思想能相对开放一点儿,29岁不结婚,没有对象也是能当成谈资让人唠叨好一会儿的。
张远哼着哈着应付着张爸张妈的话,吃饱了以后一溜烟回到了自己的卧室。
一方面图个耳根清净,另一方面则是想去研究研究自己脑海回荡的这个声音是什么情况。
很奇怪的是一般情况下脑海的声音会变得很小,甚至听不到。
只有张远安静下来,集中精神听,这个声音才会变的越来越大。
发现了这个特点倒是让张远松了一口气。
毕竟老鸹枕头让回的地方是不是小岗子村都是一个未知数。
如果不是小岗子村,那就倒霉了,张远上哪给他找老家去。
现在即便小岗子村不是正确答案,张远也不用一直忍受脑海里的怪异声音了。
就这样休息了一晚上,第二天张爸去上班,张妈则是出去买菜。
张远起床把卧室里小窗台的窗帘升起来,打开窗户透透风。
小县城的环境就是好,没有太多的汽车噪音,清晨的空气也是格外的清新,深吸一口甚至还有草木的清香气息。
穿戴整齐张远在小区外面找了个地方喝了一碗羊汤。
要说山河省这个地方不愧是中原大省,光一个羊肉汤就做出花来了。
山河省的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一种羊肉汤的做法和搭配的主食。
或许是从小在沅陵县长大,张远觉得沅陵县的羊肉汤才是他最喜欢吃的。
再加上老板娘亲手烙的油汪汪的葱油饼,直接一整个无敌了。
吃完了早饭,张远在超市买了很多时令水果还有各种肉食,准备回去看看奶奶和姥姥。
自己家的嫡亲长辈,没必要买一些不实惠撑面子的礼品。
回到小区,开上张爸的小车张远就回了小岗子村。
小岗子村在沅陵县的西北方位,属于兴平镇张家乡。
张家乡整个乡基本都是张姓,大部分都是沾亲带故,据说祖上都是一家人。
作为乡级单位,张家乡并没有什么特别赚钱的支柱产业,彼时国内的旅游业还没有蓬勃发展。
张家乡辖下的乡村里,年纪比较大村民还是靠着土地里长出的那点儿粮食养家糊口。
农闲时年轻人开始往大城市里去寻找新的生存之道——打工!
小岗子村也不例外,张远虽然不怎么回村,但是他也听说自己小时候的那些玩伴,考上大学的留在了当地工作。
没考上大学早早进入社会发展的最差也在沅陵县安了家,落了脚。
顺着国道延伸出来的一条通往小岗子村的乡道行驶着。
乡道两旁的杨树被风吹的轻轻摇晃,阳光垂下,无数碎金散落在树影之中。
张远摇下了窗户,瞬间来自远方的微风裹挟着原野上植物的清香,从车窗扑了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