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章邯去敖仓抢了粮食不就行了?”赵芃终于愤愤地说。
“大将军强抢国库存粮,死罪。”蒙恬瞪了一眼赵芃。
“那岂不是无法攻克巨鹿?大军危矣!”钟离昧说。
赵国被围,东方诸国乱军前来救赵,欲合围破秦军,吃掉章邯所部,中原板荡,乱军就可再次扣关函谷。蒙恬回身在漳河东岸画下诸侯国驻军的营地分布。“齐楚魏燕诸国,连同张楚残部,纠集在一起,也有二十万之众,和章邯所部相当。”
“兵法云,敌则能战之,如果章邯大军能够分兵击破诸侯援军,解除后顾之忧,再困住巨鹿要道,巨鹿就是一座死城。”韩信举手。
“你说的有道理。诸侯军号令不一,各怀心腹,可以诱其分兵各个击破。但是章邯大约是觉得渡河破军有难度,或者是觉得漳河作为屏障,一时无虞诸侯军从后路进击,所以没有选择这个方案。”
“这个时候,在安阳驻守46天不动的楚军内乱,次将项羽斩杀上将军宋义,带兵长驱入诸侯军阵营,停军一日整肃兵马,6万人次日渡河攻击章邯所部。”
“百里奔袭必蹶上将军,项羽长途奔袭,6万人渡河,对战章邯,这仗不能打吧?”
“按照兵法,确实是这样。但是战场变化从来不一定按照兵法。项羽渡河后,破釜沉舟,六万人断了后路,有死无生,大军突进袭杀秦军,秦军就大败了。”
蒙恬叹息,到这里停下,拿过一只铜壶,灌了一大口水。
“怎么就大败?”听讲的学生交头接耳。
“阵列接敌,不是说要战死到最后一个士兵才会失败。每个人都有恐惧,一般军阵,战损超过1成就会溃散。所以章邯所部的十万刑徒军,只要战损超过1万,就必然会败。”
“但是项羽军队岂不是战损六千就会败?”钟离昧举手。旁边的韩信却若有所思点点头。
“韩信,你来说。”
“楚军破釜沉舟,已经没有退路了,六万人身陷死地,根本不在乎战损比。死六千也罢,死一万也罢、哪怕死五万,楚军也不会停下脚步,所以拼战损比,楚军只要杀掉秦军一万到一万五,结果都是一样的,楚军胜,秦军败。”韩信站起来回答。
“就是这样。秦军溃散,章邯所部投降。没有粮草供应的王离、涉间所部也不战而降,涉间自焚而死,王离被俘。秦军四十万大军在这场战争中消耗殆尽。秦军的主力,没有了!”
蒙恬扔掉粉笔头。呆呆的站在讲台前。
全场震撼。弟子们交头接耳,扶苏赵芃面色惨白,赵杏儿咬住了嘴唇。
“战胜王离章邯的是项羽,打败秦军的……”蒙恬喃喃的说
“是咸阳的二世皇帝和赵高。”
“现在项羽在漳河东岸重新聚拢诸侯军,被推举为诸侯军的上将军,另一支楚军在武安侯刘季带领下,正在东进,一路直取咸阳。”
“三川郡守李由此前已经被斩首,函谷关以东已无可战之兵,函谷关内连刑徒军都已经被章邯尽皆带走,大秦已经无城可守,无军可用。”
“今天这堂课,我要讲的,就是后勤辎重对军队的重要性,讲的是上下互信对军队的重要性,如果咸阳诸公愿意信托章邯,给他辎重、给他援助,巨鹿城未必不可破。章邯也未必不会抵死反抗,哪怕最后以身殉国。”
“但是赵高要阴杀司马欣和章邯,导致章邯司马欣无意继续征战,败相之下,两个人临阵投降。虽然我大秦将军骄傲不肯降,但是章邯,他一个少府的官吏,也算是大秦将军吗?”
“你们兵学班的弟子,学习的是战阵指挥、后勤官吏之学,如果未来投身军伍,你们个个都会成为校尉,随着战争经验的积累,有一天你们之中也会有指挥大军的将军。记得这堂课,战争的胜负,从来不只是在战场上,甚至在你身后的朝廷就早已决定了战争的结果。”
“先生!”韩信举手。
“说。”
“项羽破釜沉舟的战法,不是常态吧?”
“把自己的同袍送入到死地,逼着每一个人去死,这当然不是常态。但是项羽接掌这支大军不久,大军后勤辎重不足、漳河东岸诸侯军各自为战无法统一,敌我势力相差悬殊,项羽要在巨鹿取胜,只有把自己手里的军队全都赌进去,逼着自己人拼了性命。留给项羽的时间不多,破釜沉舟突然改变这支大军的状态,让这支大军退无可退,这也是非常精彩的操作。只不过,这样的战法只能用一次,只能在极特殊的情况下使用。这不是兵法,这是鬼谷子的学术。这是阴谋、是阳谋。如果带兵这么带,那大军早晚会垮掉哗变。”
“不过项羽一战成名,现在在诸侯军中威势正盛,想必他再也不需要这样的战法了。”
“项羽啊,是个人物,倒是很想在战场上见识他一下。”蒙恬说。
“先生,您真的就只是体术教师蒙田吗?”韩信小声的说。
“老子就是蒙恬!”蒙恬横了这位平素木讷沉闷的青年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