镖局一人又说:“反正我是不信的,要是真有那样仁善,断断不会逮着我们这种人下手才对。”
“那都是你们的偏见罢了!”
“就是啊!”
“算了,别说了,起冲突就不好了。”另一个镖局的人止住同伴想继续争论的心思。
赵长生在一边看似吃饭,实则所有心思都飘到刚刚的对话当中。
他想:看来这斧头帮的具体情况还得小心打听才是。一个行差踏错,可能沈辉就会一命呜呼,所以他必须谨慎再谨慎。
见没人再谈论,赵长生起身离开,桌上只留了些碎银子,饭菜几乎没动过。
赵节赵宽等人就回到客栈之时,赵长生正在沉头思考着什么。
“少爷?”赵节见赵长生坐在桌上,右手执一茶杯,不知道在想什么。
见人没反应,赵节又叫:“少爷?”
“嗯?”赵长生总算反应过来。
“回来了,情况如何?你们过来说说看。”见人都回来,赵长生看向众人。
赵节与赵长生向来亲厚,于是第一个上前:“少爷,我打听到的,基本都是说这帮会是济世之辈,乃造福一方百姓的好人。”
赵长生点头,看向另外几人:“你们的情况呢?”
几人附和:“基本一样的反应。”
“知道了。”
等众人说完,赵宽沉声道:“大少爷,奴才刚打听到的结果和他们差不多,百姓谈及斧头帮都是比较高的评价。”
说完烧顿,继续道:“但奴才打听到,最近斧头帮“收”了几个人,说是其中有个白面书生模样的瘸腿之人,奴才猜想很可能就是沈公子。”
赵长生眸光一闪:“可还打听到了别的?”
“据说最近几人都是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且都是家境好些的。”
“哦?何以见得?”赵长生挑眉。
“因为这些被绑架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他们身上多多少少都有些象征身份的东西,例如玉佩、玉章、府牌之类。而这些不是一般人家绝不会有。”
“不错。”
“这斧头帮在青田百姓眼里似乎都是一致觉得他们是为侠义之辈,可我却是打听到点别的。有那走南闯北的镖师,似乎对这斧头帮很是嗤之以鼻。”
众人皆是一愣。
“据说这斧头帮对各镖局的货都是无差别劫取,如此看来,或许这斧头帮与一般山匪帮派也无甚区别,算不得所谓侠义。”
“少爷,可是据我所知,这斧头帮先前在太昌府还出资成立善堂,专收养些无父无母的孤儿。”
赵长生此时不知道在想些什么,只低头默不作声。
赵宽弯腰拱手道:“大少爷,奴才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你说。”
“先前奴才在打听过程中觉得,这青田县百姓对斧头帮几乎清一色好评,表面上看,这斧头帮似乎无甚问题。可您仔细想想,当真有什么是所有百姓都拍手叫好的吗?”
“即便是对当今圣上,百姓也会褒贬不一,如此高度一致的评价,是不是太奇怪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