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康宁铺纸蘸墨,洋洋洒洒写了好几种“叶香斋”出来,笔走龙蛇,横竖撇捺之间,尽显笔力风骨。
叶全夫妇和几个孩子看的认真,仔细挑选,最终选定看起来更沉稳大气的一种。
张康宁尽量在有限的纸张空间内把字写的大些,好叫木工雕刻。
写废了几张,最终落笔一气呵成,叶苗对这张相当满意,她觉得够了,够用了。
待墨迹干透,叶苗小心翼翼把纸张收起来。给张康宁又续了水:“姑父,您,您读书如何了?明年有信心吗?”
“自觉这两年更用功了,虽说家有俗事缠身,好在你姑姑能帮我处理大多数,心态也更好了。明年还是有望上榜的。”
叶全点头认同:“那就好。”
“唉,这么多年辛苦你姐姐了。若得考中,必不会再叫她过这般苦日子。”
叶苗却是接过话来:“姑父,我家马上在镇上开铺子,姑姑方便来帮忙吗?每月有工钱的。”
张康宁有些为难:“倒不是我不愿意,这事首先得看你姑姑什么意思。再者说,家里今年养了猪,零碎活也多……”
叶苗知道张康宁的意思,没再继续这个话题。
期间,叶兴叶旺来屋里和张康宁聊了会儿。白氏见两个哥进来,倒了水就带叶苗一起出去。
差不多要做午饭了,今天因着叶珍儿一家回来,写字又耽搁了会儿。
叶苗和白氏速度很快,四大份菜,一盆汤,主食是白米饭。
张家向来清苦,吃饭过程中,孙氏、李春芳妯娌几个,经常给叶珍儿母女夹菜,就想让她们多吃些肉。
张雅柔吃着吃着掉起珍珠来,眼泪都进了饭碗。
叶苗注意到张雅柔的情绪,忙细细安抚,她凑上张雅柔的耳朵,小声道:“表姐,你若想日子过得好些,可以来我的铺子。一家人几乎都在,能照看你几分。”
张雅柔心底泛起阵阵波澜。
这叶家如今过的什么日子,她自是看在眼里,叶苗的小摊生意红火她也是知道的。
她家不富裕,只靠着她爹赚点钱,生活都很难顾得住,现在全家人的希望都落在那几个猪身上。
她过了年已经十六岁。上门说亲的人家自是不少,因为她有个秀才爹。但大多是庄户人家,家境好些的她又看不上对方的长相。
张康宁和叶珍儿想让她再等一年,等明年张康宁科举结果。若张康宁考中举人,那她的身价也水涨船高。
但她怕,自家爹考了这么多年都没考上,万一又没考上,岂不是要多耽误一年多?
况且家里没钱,她没底气。
抹了眼泪,头脑风暴。
她知道娘亲肯定是不会和她一起去镇上的,家里的猪还有爹和祖母,都会成为叶珍儿不去镇上的理由。
吃完饭,张雅柔找到张康宁和叶珍儿,单独拉过去说话,似是下了很大的决心,道:“爹,娘,我想去苗苗的铺子帮忙。”
张康宁立刻拒绝:“不行!”
意识到自己态度不好,张康宁缓了缓:“你一个女孩子家,怎好去外头抛头露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