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话曹墨涵几乎每天都在听,孟雪萍总是不厌其烦地问,刚开始他还会烦,后来他也习惯了,问就问吧。
他娘心里没有安全感,他清楚。
爹和叔伯祖父已经流放八年了,当年曹家被抄家流放,十岁以下男丁和女眷免于流放。那时候,曹墨涵刚好七岁。
孟家不接纳他们娘俩,孟雪萍一气之下带他从府州辗转到清源镇。
在这里,娘俩举目无亲,孟雪萍觉得,没人认识,他们才能更好的生活。
于是,一待就是八年。
曾经的官家夫人和少爷,就这样蜷缩在这处 ,生活了八年。
期间孟家老太太打听到他们的下落,专程来找过,但孟雪萍不愿回去。
她生来就是十分要强之人,当初曹家出事,母家唯恐避之不及,等到没了风声才来找他们,她早就死心了。
“娘,您放心,我一定会给曹家平反,我要亲自带父亲和祖父他们回来。”
“好。”孟雪萍紧紧抱住曹墨涵的头。
“曹家只能靠你。”
“曹家只能靠你,我的儿。”
话没说完又呜呜哭起来。
曹墨涵哄了好半天才哄好。
农历三月,草长莺飞,柳枝抽出嫩芽,南下大雁又往北迁徙,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春天是叶苗最喜欢的季节,因为春天的绿色,象征着生命和希望。
石牛村三面环山,山上有很多自然生长的槐树,到了这个季节,槐花已经开始打花骨朵了。
槐花,这是叶苗马上准备上的新品种原料,所以在槐花未开时,她就找了郝村长。
“村长爷爷,马上槐花要开了,往年这槐花都烂树上了也没人摘,我今年想要些槐花。”
“您能不能帮我找找村里人,看谁家有闲人能帮忙摘槐花?”
“每天摘来新鲜的送过来,过秤算钱。一斤三文钱。”
槐花本就是山里长的,是无主物,况且有季节性,不易保存,价格自然低些。
“那是好事啊,我给村里人都通知一声,看谁愿意摘就去摘。”
“村长爷爷,只一点要提醒到,滥竽充数的可不能算,称的时候会仔细检查的。”
“那是自然,我会给大家伙带到的。”
“对了,请您务必告诉大家,尽量采摘花苞。”
“好,不过你放心,消息一通知,这花还没开啊,估计都要被采完喽!”郝年笑眯了眼。
叶苗一想也是,就匆匆告辞。
现在每次叶苗上门,郝年都知道有好事发生,这小丫头当真是他石牛村的财神了。
他想了半天都不知道叶苗要这槐花干嘛,干脆也不想了,召集大伙说了这事。
一阵轰动,山上槐花那么多,都能变成钱?
不管了,大家先前跟着叶苗也赚过钱,自然是相信她说的。
趁槐花还没长出来,各家就开始准备东西盛了。花很轻,所以采的多肯定不好装,得多找些东西装。
什么背篓、竹筐、麻袋、篮子、甚至很久不用的蒲篮(一种用竹篾﹑柳条等编制的扁圆形盛器)都被找出来装槐花。
等花一打苞,几乎全村人蜂拥而上,村里山上的摘完了,就到附近村子的山上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