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宝儿出生时叶珍儿已经出嫁了,两人交集并不多,感情也没那么深厚。往日里只要敬重这个大姐就行了。
“岳母,这次来我看家里条件似乎好了不少?”张康宁从进院子开始就很疑惑了。
“是呀,娘。您跟我们说说。”
张雅柔在下面也竖起耳朵听。
“哎呀,这都得归功给苗丫头。”
“苗丫头几个月前生了场大病,发烧烧了三天三夜,原本大夫都说活不了了。”
“咋突然就生病了呢?”叶珍儿只有这一个侄女,一直都很疼爱她。
“谁知道,突然就病了。”白氏到现在也没明白怎么就病了。
“病好以后,苗丫头说做了很长的梦,梦里有些际遇。后来她带着家里人进山采药,又去镇上摆摊,这才赚了些银钱。”
“后来镇上出了一个新吃食,名为火锅,也是苗丫头琢磨出来的。”
孙氏觉得都是一家人,没必要藏着掖着的,就全都说了。
张康宁听完有些唏嘘:“原来如此,这样看来,反倒得多亏了那场病。”
张雅柔与叶苗年龄相仿,只大叶苗两岁,以往二人都玩的很好,张康宁回来还经常带孩子们读书认字。
如今叶家有了繁荣迹象,张雅柔便觉得很不得劲。毕竟以往她凭借着秀才女儿的名头,多少心里会有骄傲。
但是自家爹爹一直止步于秀才,而叶家过得越来越好。
孙氏进屋拿了一个红封递给张雅柔:“雅柔,给。”
这是她提前准备好的,都一样。
张雅柔接过感觉沉甸甸的,心里的不甘心消散不少。
吃完午饭,没错,午饭。入冬以来,叶苗提倡家里吃三顿饭,对身体健康有好处。以前两顿饭是因为不够吃,如今也不怕吃不饱了。
张雅柔三个舅妈各给张雅柔包一个红封,她们商量好的,都是五十文。
虽说没分家,但念在情分上,各家还是都给了。
“谢谢大舅妈!”
“谢谢二舅妈!”
“谢谢小舅妈!”
张雅柔此时心里的阴霾全部击散。她想通了,叶家好了,自家也能跟着好起来。
她实在也想穿叶苗那种衣服,看起来又好看又保暖。
“大嫂、二弟妹、三弟妹,你们也太惯着这丫头了。”
“这是哪里的话。”
“这是我们给孩子的心意,雅柔快拿着吧。”
张康宁看张雅柔为难:“雅柔,长辈赐不可辞,接下吧。”
张雅柔这才接过几个舅妈递过来的红包。
时间不早了,他们要赶回家了,不然晚饭就来不及做了。
今天张康宁的姐姐张亚宁也回娘家,照之前的习惯,定是要在娘家住一晚。
所以叶珍儿必须在开始做晚饭之前回去,不然婆母又是一阵数落甚至打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