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住了,是满门,一个也不能少,明白吗?”
“臣明白,臣立刻就带人出发。”
尼洛周领命,很快就转身离开了。
杨广也这才看向杨六五,继续道:“杨六五,朕令你率东宫左卫率五百人,携带火铳,于水路朔州渡口守株待兔。”
“如若发现李渊及其子嗣,能抓则抓,不能抓,则悉数杀之。”
“于朔州守株待兔?”
杨六五一愣,随后才惊疑问:“陛下是怕尼洛周失手?”
“朕不是怕他失手,而是太了解朕的那位表兄。”
但杨广却摇头,然后才戏谑道:“他一生行事,都喜欢给自己留一手。”
“如今朕与他博弈,又焉能不按他之秉性布局?”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你说对吗??”
杨广戏谑看着杨六五,若说这天下,还有谁比他更了解李渊,那肯定没有了。
因为他们俩,可是有着同一个外祖父的表兄弟,而且还年龄相当,说句从小相识也不为过。
可也正因为从小相识,他才清楚李渊的秉性,知道李渊的习惯。
故此这会,他其实就是在针对李渊的性格布局。
“原来如此,那臣这就带人前往朔州。”
“只是陛下,这火铳就不用带了吧?”
“一个李渊,再加他几个儿子,臣一人就能把他们全撂翻。”
杨六五也这才恍然笑道。
在他看来,他这天生神力,对付李渊父子应该是没问题的,根本用不着火铳。
“切莫大意,你是劲大,不是脑子好。”
“可别小看了李渊,也莫要小看了他那几个儿子。”
“让你带火铳,是为了以防万一,斩草除根的道理你应该懂。”
但杨广却淡漠瞥了杨六五一眼,吓的杨六五也立刻应声:“懂,那臣现在就去?”
“嗯,去吧。”
杨广嗯了声,等杨六五也离开后,他就又下旨,让人转告负责隋安书局报纸相关的国子监祭酒孔齐,令他早做准备了。
等把这些都安排好了,他才又继续批阅奏疏了。
而杨六五和尼洛周,也在杨广批阅奏疏时,带着各自的人,从洛阳出发,快马向着朔州和太原赶去。
马蹄声隆隆如鸣,所过之处行人尽皆避让,仅仅只用了四天,两人就已经带着各自所属,到了杨广指定的地点。
到了指定地点,杨六五命令手下五百人仔细熟悉火铳使用方法,他自己则坐在渡口,亲自监视过往船只。
而尼洛周那边也没闲着,刚到太原城西二十里的山坳,他就令人安营扎寨,遣亲兵进城去寻长孙无忌了。
不过肯定是寻不到的。
因为长孙无忌此时,也已经抵达了敦煌郡的令狐家。
到了令狐家,看见老不死令狐熙,长孙无忌一把就夺过他手里的酒壶,咕嘟嘟的猛灌几口,然后才啊的大喊一声痛快,对着令狐熙说:“李渊要开始了,让你腊月十三提高木炭价格。”
“腊月十三?这今日都初七了,还有六天。”
“我令狐家木炭生意遍布大隋各地,这让老夫如何通知?”
但令狐熙却眉头皱了下,看的长孙无忌都无语,随后才撇嘴道:“就叔父你这还带兵打仗?烽火传讯的道理不懂吗?”
“一城一城往下传,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这样很快的。”
“无非就是你们家在各地的铺子,多出点人而已,难道你们家铺子没人?”
长孙无忌都不知令狐熙以往的南征北战咋征的了,就这水平?
“混账东西。”
“老夫比你爹还年长,即便你爹在此,也得恭恭敬敬叫老夫一声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