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马球迷们拍手相庆。
皇马主席在夏季更替的习惯这次被打破了。
谁都没想到,在这个冬天,在皇马主席位置上才坐了两年多的“律师”卡尔德隆,下课了。
表面上看是因为大会拉票丑闻才狼狈下课。
实际上,
主因还是他那无比贪婪的心。
而被球迷评为“史上最差皇马主席”的他必将成为皇马俱乐部的一大污点。
这是一部连续剧,这是一个“不可外扬的家丑”。
与ac米兰、切尔西、尤文图斯等豪门不同的是,皇马是会员制。
主席卡尔德隆是会员选举出来的具体执政的代表。
他是人,他就难免在执政过程中出现纰漏。
可足球、球会和媒体之间存在一个巨大商业市场。
当某一方面的利益受到挑战或危害时,难免会爆发“战争”。
那么这次最先受到利益挑战的是谁呢?
是《马卡报》。
两年半前,皇马进行了四年一度的大选,这也是西班牙各路媒体争夺市场的一次重大战役。
当时媒体的欲望已不仅仅是“报道新闻”,而是努力去控制球会。
因为一旦达到这个目的,该媒体在今后就能有取之不尽的新闻资源,就能利用球会巨大的影响力为媒体获得利益。
于是在竞选期间,各路媒体都会为和自己关系亲近的主席候选人制造舆论,以期获得后期的好处。
有趣的是,当初卡尔德隆并不被任何媒体集团看好。
即便是亲皇马的《阿斯报》,也把赌注押在候选人米尔的身上。
因为他是前政府部长,和前皇马主席弗洛伦蒂诺打造明星球队的政策更为接近。
可“丑小鸭”卡尔德隆意外地获胜后,《阿斯报》及时转向,对卡尔德隆采取亲善态度,便能从中获得球会“第一手资料”。
在有了靠山后,卡尔德隆对《马卡报》、cope电台、《世界报》等另一传媒集团的态度自然不很在乎。
两年来,他们之间的关系始终没能改善,《马卡报》和cope对卡尔德隆的攻击也从没停止过。
卡尔德隆与《马卡报》等之间的攻击就这么一直持续着,媒体们从来没有放弃过“找茬”的机会。
终于,在经过了两年多的等待后,《马卡报》等到了这个机会。
《马卡报》刊登出“卡尔德隆盗窃会议”的标题。
揭露在去年12月7日的俱乐部全体会员大会上,为了避免自己被弹劾下台,卡尔德隆安排了10名没有投票资格的亲信为自己投了赞成票。
而当反对派提出抗议时,他又安排皇马的极端球迷组织开始制造混乱。
而在丑闻败露之后,两名高管立即被革职,成为了替罪羊。
从这个方面,可以看出卡尔德隆为人的阴险。
而作为一名律师,卡尔德隆自然明白事件的严重程度,但他依然选择做下去,这让他越来越接近崩溃。
就连原本对卡尔德隆保持温和态度的《阿斯报》,也开始呼吁俱乐部提前进行主席选举。
卡尔德隆对皇马主席位置如此留恋,是有原因的。
皇马主席是一个肥缺。
不管前主席是门多萨、桑斯,还是弗洛伦蒂诺,在他们执政期间,都会把他们的家属、朋友揽到球会的重要岗位上,其所谓是“一人当官,鸡犬升天”。
门多萨的儿子就当过皇马的副主席,桑斯让自己的儿子主管过篮球。
而在卡尔德隆当选皇马主席之后,身边的亲朋好友纷纷变成了皇马俱乐部的工作人员,他们甚至不需要通过考核。
这些所谓的亲信没有任何特定的工作,却可以拿到远高于社会平均标准的薪水。
而卡尔德隆本人,是连一杯咖啡都要用皇马资金的主儿。
在位期间,卡尔德隆拿俱乐部信用卡支付spa、酒钱、兽医费等行为,还把部分欧冠门票高价卖出,而代理的公司正是他的好友霍而卡加拉开办的公司。
再比如,
他花费巨资在墨西哥办了一所皇马足球学校,但西班牙记者到现场却发现,所谓的足球学校,竟然只是几间泥房加一片草地。
卡尔德隆已被皇马球迷称为“史上最差主席”,俱乐部一些老资格会员说,从未见到过如此贪小便宜的主席。
而一些皇马球员则干脆称卡尔德隆为“窃位者”。
因为当年如果计算邮寄选票的话,卡尔德隆事实上只排名第三。
就这样,以权谋私,贪婪成性,最终让卡尔德隆走上了下课这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