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sci期刊一般作者署名2-5人左右。
而按论文要求来讲的话,四五署名也就是通讯作者和共同通讯作者。
再多,后面的名字也没什么用了。
想到这儿,池远看了一眼完全没有被提到的蒋东旭,却也是无奈。
“四五署名就好了吗?”
“嗯嗯。”关弘连忙点头,紧跟着说道,“核心思路和算法构建是你们做的,你们的名字不排前面,这个论文发不得!”
现在又发不得了?
池远自己好歹还能掩饰自己的表情,但一旁的英子却已经难以掩饰自己的不满,都能看到一部分眼白了。
她学会了观察氛围,但演技显然还需要磨炼。
要想在社会混得好,娴熟的演技是必不可少。
池远咳嗽了两嗓子,故意将所有人的注意力转移到了自己身上。
“既然关组长都想好了,那就这样吧。”
闻言,关弘和穆欢都笑了一下,表示赞同。
只是,相比穆欢,关组长笑得很是自然,看不到一点勉强。
“除了署名,还要填单位院校,你们看这……”
“院校……”池远犯难起来,转望向英子,“英子,你觉得该填什么?”
“北航宇航学院和北大物理物理学院?”
“咱们作为新生……都没去报到吧?”
“笨蛋,没报到但学籍在啊!”英子的白眼终究还是忍不住翻了出来。
听着他们的对话,关弘的表情从一开始的困惑,渐渐变得僵硬,最后忍不住插话道:
“你们说的报到……是什么报到?”
“大一报到啊。”两人异口同声地回答,语气里透着理所当然。
关弘和穆欢顿时感觉一切更不好了。
咋没人告诉他们这两人才大一呢!
还以为是长得嫩……没想到是真嫩。
穆欢羡慕得疲惫的眼睛越发涨红。
他也想大一就有这么大个项目送到嘴边!
负责人不行,成员也完全够啊!
关弘一开始就感觉池远不好对付,但想到对方的年龄,也没把项目归为两人的成功。
只觉得:两位副总师真是溺爱孩子,下足了力,专业不对口,还能送这么大的项目……
关弘用手背擦了擦额头上的汗,干笑了一声:
“怪我,‘院校’没解释清楚,应该是‘单位’。要不,就填‘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吧。”
池远和英子互相看了一眼,想了想,觉得这似乎是目前最合理的选择,也就没有异议地点了点头。
会议接近尾声时,池远从文件夹里取出牛迪给的文件,递给关弘三人,示意他们签字。
在文件条例内,池远做了一点修改,确定了论文的前三署名人,而并没有将剩下的署名人写实。
关弘的脸上终于露出几丝不满。
而蒋东旭更是显得有些惊讶,像是刚刚意识到什么似的,微微张开嘴,却没有出声。
池远淡然地看着他们,没有一丝解释的意思。
他是项目负责人,解释权在他,没有人能要求他必须解释。
再说了,依学术规则:论文署名应该对科研成果的贡献大小据实署名和排序。
很合理对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