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东旭见状也放下心来。
别人不知道,但是贾东旭自己能感觉到,自从易中河来了以后,易中海对他是越来越不上心。
以前还会盯着他练技术,但是现在完全不过问了,如果他不去问,易中海也不会主动教他。
虽然他很抵触练习技术,但是现在易中海不管他,这更让他心慌。
还有以前易中海经常会问他家里还有没有粮食,够不够吃的,现在是一嘴也不提了。
所以贾东旭感觉易中海要放弃他。
以前没有易中河,他就是易中海的第一养老人,现在有了易中河,易中海则对他不管不问了,他怎么能不心慌。
所以他才会拦着贾张氏,如果贾张氏把易中海给惹毛了,那么他的好日子就到头了。
特别是在厂里,他仗着是易中海的徒弟,一个二级钳工做着一级钳工,甚至是学徒的工作,简单轻松。
这都是易中海的面子,如果易中海对他不管不问,那么他的路就两条,一是做二级钳工的零件,另一个就是拿一级钳工的工资。
这两个都不是他想要的。
现在的易中海虽然不主动管他,但是在技术方面,只要他问,易中海还是会教他的。
所以他不能让贾张氏得罪易中海,要不然倒霉的还是他。
如果易中河知道贾东旭这会想什么,一定会笑话他想多了。
没了养老人加持的贾东旭就是一普通徒弟加邻居,剩下的啥也不是。
所以这就是贾家的德行,无论是贾张氏还是贾东旭都想着怎么在易中海身上吸血,而不想着怎么回报。
现在有了易中河,易中海要给易中河花钱,易中河都不乐意,这么一对比,反差就更明显了,更显得贾家啥都不是。
易中海家里这会七八个老爷们喝酒,热闹非凡。
就是在厨房里吃饭的吕翠莲,也很久都没见易中海喝酒喝的这么高兴了。
从两个人绝了生孩子的念头以后,整天易中海都是闷闷不乐。
但是自从易中河来了以后,易中海像是变了一个人一样,每天上班也有劲了,脸上也挂上笑容了,每天晚上也出门和人聊天了。
这都是易中河的功劳,所以吕翠莲在厨房听着屋里的动静,也不觉得烦,反而觉得家里热闹。
酒过三巡,桌上的菜也吃的差不多了,就连二合面的馒头,都吃了不老少,也多亏了易中河这段时间经常往家里带馒头。
要不然在这个去别人家做客都要带粮票的年代,哪有这么多的粮食供这些大肚汉吃。
众人吃的差不多了,陈永成对着易中海说道:“今天多谢易老哥的招待,以后只要是房子的问题,你直接说话,我老陈别的本事没有,盖房子,修房子还是可以的。”
易中海回道:“以后有问题少不了要麻烦陈队长。”
几人喝完酒以后,易中河和易中海把众位师傅送走。
两人和院里的打着招呼回到了家里。
吕翠莲正在收拾屋子。
易中河要上手帮忙,吕翠莲拦住说道:“这马上收拾完了,你坐那和你哥聊聊天,就别插手了,这也不是你一个大老爷们该干的活。”
易中海也说道:“中河坐吧,交给你嫂子就行了。
你这房子也修好了,家具你是怎么考虑的。
我这也没有几张家具票,我的意思是我找个木匠帮你打造一套新的家具,以后结婚什么的,一次性就解决了。”
易中河想了想回到:“哥,别这么麻烦了,我还是去信托商店去看看吧,那里不要票。”
易中海面露不解之色,问道:“怎么想起来去信托商店,那里都是旧的家具,做新的不好吗,新房子配着新家具,才合适吗。”
易中河想着后世看的年代文小说,很多人都在信托商店买到什么金丝楠木的家具,紫檀的家具,整的好像信托商店的人啥都不懂一样,捡漏随便捡。
虽然易中河不懂古董,更不懂古董的家具,但是家具这个东西能用就行,万一真让他捡到漏了呢。
还有一个就是做家具的时间太长了,没有机器,靠着木工师傅,一套家具下来,不得干一个月。
他还是想提前搬进自己的房子,倒不是说住易中海这不好,而是不太方便。
特别是易中河想要去黑市,只要一开门,易中海就能听到动静。
但是住在后院就不一样了,直接翻墙就出去了,谁也不知道,这样他就自由多了。
要不然三天两头的朝黑市跑,易中海夫妇该担心他干啥坏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