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能力和权限,也必然是有限的。
有时候为了实现某一目标,就不得不在其他方面做出妥协。
赵立春深吸了一口烟后,缓缓说道:
“你提议的策略没问题,原则也没问题,现在的问题是,跟哪一家国际巨头合作,依然存在较大分歧!”
“而四大国际高铁巨头,为了抢占咱们龙国高铁市场,也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有的连外交关系都动用上了。”
“虽然基于技术实力、长远发展、运营需求等各方面,咱们都倾向于跟希门子合作,哪怕价格贵一点也无所谓。”
“但是有人觉得法兰阿特斯通也不错,他们时速350公里的高铁列车也是世界一流,当然支持川奇和庞帕迪的也不少。”
赵瑞龙略略点头。
别看这一次高铁列车的采购规模不大,只有18列。
但燕沪高铁一期工程,是龙国第一条高铁。
谁都知道,既然有一期就必然会有二期。
一旦二期工程要开工建设,就必然会采购更多的高铁列车。
而且为了方便司乘人员无缝衔接。
为了最大化节约人员培训、维护保养等各方面的成本。
二期项目,恐怕都不会采取公开招标。
直接就会找一期的车辆供应商,来个单一来源采购。
最关键的是……
龙国后续还有规模更大的八纵八横高铁计划。
要修建上万公里的高铁,采购上千辆高铁列车。
那么谁成为了技术引进对象,那么谁就能在后续的国产化合作中,赚得盆满钵满。
毕竟要引进技术,岂能不给技术转让费、专利授权费?
而引进了谁家的技术,又岂能不采购一系列的软硬件,不购买相应的技术服务?
在龙国人通过消化吸收与自主创新,搞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龙国标准高铁列车,彻底实现国产化之前,绝对能赚麻。
偏偏放眼全世界,有条件有实力大规模建高铁的,目前也只有龙国,其他国家要么太穷太小,要么已经建好了或者根本不需要。
所以……
这还是18列高铁列车的竞争吗?
这不仅关系到,燕沪高铁二期上百列的采购,还决定了谁将获得未来龙国高铁列车市场的话语权。
在利益的驱使下,四大国际高铁巨头自然要抢疯了。
为了拿下这单生意,连外交关系都动用上了。
自然就不难想象,他们在龙国、在铁路总署,也肯定是找了不少人帮忙。
各为其主之下,自然竞争白热化。
以至于拖到现在,所有股东资金都到位了,工程也要正式启动了。
结果最先开始搞的高铁车辆采购与技术引进工作,居然还没搞定。
“铁路总署是燕沪高铁的大股东,跟哪一家巨头合作,铁路总署有绝对的决定权。”
赵瑞龙深吸了一口香烟,微眯着眼问道:
“这项工作迟迟搞不定,主要原因还是出在黄署长吧?”
赵立春下意识的瞥了一眼房门。
确认房门是关上的后,弹弹烟灰,身子前倾。
“我在燕京这些天,跟他会谈过两次。”
“他知道,我们汉东省和天海市,都倾向于和希门子合作。”
“价格是贵了点,但技术也确实够先进,引进吸收之后,也有利于快速提升咱们的技术水平。”
“而他虽然没有明确跟哪一家合作,但我推测他个人是比较倾向于跟川奇合作,引进新干线高铁列车技术。”
赵瑞龙呵呵一笑。
“跟小日子合作?还不如找法兰人,至少咱们的京州铺镇车辆厂,早就和阿特斯通有过合作,生产交付了不少地铁列车。”
赵立春苦笑不已。
“所以现在问题就很难办!”
“不仅股东们意见不一致,高层也有不同的看法。”
赵瑞龙戳灭烟头。
“那也不能就这么一直拖下去呀?”
“依我看,不如尽快公布详细的八纵八横高铁计划。”
“让所有人都知道,燕沪高铁只是其中一部分,未来也不会只采购一家的高铁列车。”
“这一次没中标的国际高铁巨头,想要参加后续的采购竞标,那就尽快找国内车辆厂合作……”
赵立春打断问道:“那这一次呢?怎么说服各方都同意和希门子合作?”
“这还不简单?让沈总来个一锤定音,省得大家争来争去,白白耽误了时间!”
赵瑞龙正说着,手机嗡嗡震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