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很多认识于大花的人还活着呢!
一看是于大花,都热情的过来打招呼。
可于大花现在的精神头是真不行了,说不了两句话就又昏睡过去。
村民们都是明白人,一看这情况,心里都清楚,老太太怕是要不行了。
等到再次醒来,于大花趁着自己还清醒,把村里能说的上话的人都叫过来。
人到齐之后,她把身上的这个时代的钱,全都掏出来,开始安排后事。
“各位乡亲们,我这身子骨怕是快不行了。
我走了以后,麻烦大家帮我把这房子重新盖一盖,我家二小子还活着呢。
开国大典的时候,我在阅兵仪式上见到他了,知道他还好好的,我就放心了,这房子我得给他留着。”
缓了口气继续说,“我的身后事,还得麻烦大伙。
我死了以后,不用大操大办,帮我买口棺材,埋在我家老头子身边就行。
麻烦你们等二小子回来,叫他多给他爹烧点纸钱。
这些年兵荒马乱的,他们几个在下面也没个人祭拜,受委屈了,叫二小子一定不能把这事儿给忘了!”
“这些钱,把这些做完,就给帮忙的大伙分分,给大伙添麻烦了!
还有这封信,等他回来,麻烦你们交给他!”
说完,就把钱和信推了出去。
她这些年在外面,打鬼子的同时,也没少搜刮他们身上的财物!
这些都是花剩下来的!
她把纸质钱币,都交给村里。
又在牛旺坟头墓碑的地方,埋下了一个土罐子,里面装的是银元和几根金条!
那封信里就交代了这些。
小说当中,这个村的人品都还不错。
再一个,按照小说情节,牛学武用不了多久就要回来了。
村里就算有人想打开于大花的这封信,也不会这么快!
打那以后啊,村里每天都有人过来看看牛大花。
帮着烧火做饭,或者陪她唠唠嗑,闲话些家常。
牛大花清醒的时间,现在更短了!
昨天,她清醒了不到一小时。
牛大花坐在院子门口,往远处看去。
村民们在田地里劳作,身影在阳光下都透着股子干劲儿,脸上挂着的笑容,都透出对未来的憧憬。
孩子们在一旁嬉笑打闹,笑声就跟银铃似的,传的老远。
真好,这样的生活真好!
这就是和平年代,人民幸福的样子啊!
这个世界的胜利,有她的参与,她很自豪!
生活如此多娇,她却已经没有力气再欣赏了!
于大花带着幸福的笑容,闭上了眼睛!
可她不知道,不远处进村的小道上,村民们正簇拥着身着军装的牛学武,往村里走来。
学武的脸上,带着久别重逢的急切和欣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