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十九章 文圣的影响力
“屁,要说气势、意义,还得是陛下对方将军说的那句,凡日月所照,江河所流,皆我大夏国土,犯我大夏者,虽远必诛!这话只听来就让人热血沸腾,若能用一颅血为我大夏换一寸土地,便不枉此生。”
“天啊,这是什么神仙诗句?我要被陛下的才华给折服了……不行我也要去参军,我也要做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将军!”
“同去,同去!”
第二天,孟养浩被秦宁气吐血的事在大夏以闪电般的速度传播开来,街头巷尾、茶余饭后人们谈论最多的就是这件事。
大夏国民被秦宁才华所折服的同时,大夏所有征兵点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奇观。
昨天还无人问津的征兵点,天还没亮就围满了被秦宁诗句激发出满腔热血的年轻人,征兵人员看到眼前一幕,都快吓傻了,还以为自己走错了地方。
“这就是文学的力量么?怪不得大齐视孟养浩为国宝,甚至还暗中派出死士保护他,生怕孟养浩受到一丁点的伤害。”
看着手下们送来的一张张参军的统计数据,方唯也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也亲眼见识到了文圣的影响力!
带着一脸兴奋,脚步轻快的推开书房门道:“陛下,好消息,好消息啊……额……”
话没说完,方唯也就懵在了哪里,秦宁、方锦儿正在互相喂饭,那暧昧的姿势,看的方唯也都忍不住老脸一红,同时懵的还有方锦儿。
“啊……父亲……”
方锦儿脸色瞬间变的苹果一样红,下意识的推开秦宁,轻如蚊蝇道:“陛……陛下,你们先聊,我出去透透气……”
“又没有外人,你害羞什么?”
秦宁一把将方锦儿拉回到自己腿上,没事人一样对方唯也道:“什么好消息,让锦儿也听听。”
“陛下,这是京师附近各个征兵点送来的资料,这才短短三个时辰,就有三万人报名参军,比过去一个月报名的人数还要多。”
从秦宁搬进方府,秦宁、方锦儿就没怎么分开过,方唯也早已见怪不怪,秦宁看着方唯也递来的资料愣了一下道:“这么多,知道是什么原因么?”
“是陛下您写的那些诗句,激励了我大夏的年轻人,所以他们才踊跃参军,而且这还只是京师附近的,等昨天在养春园发生的事传遍大夏,臣预计总参军人数会达到三百万!”
方唯也越说越激动道:“再加上现役的一百万,我大夏总兵力会达到恐怖的四百万,与大齐旗鼓相当,到那时,我大夏再也不用惧怕大齐了!”
“写诗还有这种作用?那过两天我再写几首,不对……方将军,征这么多兵,咱大夏养的活吗?”
秦宁突然意识到一个更严重的问题。
为什么大夏有国民四亿,正在服役的兵卒却只有一百万?除了大夏穷、之前拿去许多粮食赔给大齐等国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大夏的生产力极其低下,粮食产量非常低。
比华夏历史上的大汉还要低,一亩地也就产粮二百斤左右,而一个成年男子一年则要吃掉六百斤粮食,行军打仗时更多。
大概四亩地才能养活一个士兵,也就是说四百万士兵一年要吃掉一千六百万亩土地产出的粮食,而大齐现有的耕地也才只有十二亿亩。
看着多,平均下来每人也就三亩土地,这三亩地,不仅要养活耕作的农民,还要养活大夏勋贵、朝中的文武百官,仔细算下来,大夏的百姓也只是勉强活着而已。
“养不活!”
方唯也为官多年,比秦宁更了解大夏的经济情况,虽心有不舍,还是咬牙道:“我这就吩咐下去,让他们停止征兵。”
“这倒也不必。”
秦宁想了想道:“国库、地方粮仓应该还有一些存粮,再加上昨天在游园会上筹集的五百万两白银,应该够坚持一阵了,剩下的我来想办法,没有足够的兵员,怎么把大齐侵占我大夏的土地夺回来?”
秦宁心里已经有了大致的思路,既然大夏耕牛稀少、生产力低下,那就从提高生产力开始做起,如果神机营的铸造师能把tt—33手枪铸造出来,那打造耕地神器拖拉机应该也没什么问题,唯一的难处就是没法提炼石油,不过动力可以用蒸汽机取代。
变粗耕为细耕,粮食产量应该能提升不少,也可以把大量的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去从事其它产业,降低国民对农业的依赖,盘活大夏经济。
至于培育优质的良种,没有系统的秦宁自认是没有这个本事的,不过他可以在大夏普及基础教育,把蓝星简单的数理知识编纂成教材,等大夏人才储备足够的时候,一切都会水到渠成。
“可是陛下,四百万将士我大夏真的养不活啊,会把我大夏的百姓累死、逼反的!”
方唯也还想再劝,就看到秦宁不耐烦的摆了摆手:“朕说了,朕会想办法,你只管在前方带兵打仗,朕保证你粮草军需的供应,对了,河西要道一定要给朕夺回来!”
解放出来的农民可以去从事手工业,产品通过河西要道卖往西域,赚取大量的金银,所以秦宁才那么迫不及待的想要把河西要道夺回来。
“喏。”
方唯也无奈,只能对方锦儿使了使眼色,让她找机会劝劝秦宁,治国、养兵不是吟诗作赋,千万别让秦宁干外行指导内行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