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制作弓弩
夜里。
李林吃完饭后,就和李峰上山砍树。
火枪后座力太大,只适合成年男性使用。对于村里的妇孺来讲,还是弓弩比较好用一点。
如果用一般的木材来制作弓弩,那么很大程度上,都会拉断。恰好山上长着几棵桑树,又无人管辖。
李林就想砍了带回去,做成强弩。
这世界没有所谓的二十四节气,人们往往都是根据最近的天气,数着日子推算四季,同时呢,北方与南方的天气还大不一样。
恰巧,大王庄的位置刚好就在南方。
如今已是立秋,乡民们却还穿着一身单薄的衣裳,就算是平时下雨天气转凉也不例外。
下山的路上,李林二人合力扛着一根桑木。
李峰大口喘气的同时,还不忘记哼唧一些本地的山歌。
李林见状,问道:“峰哥,今儿家里有喜事?”
“有,当然有。”李峰说道,“家里的老母猪下了几个崽,个个都白白嫩嫩。”
乡民们大多淳朴,平日里除了种地以外,还会喂养一些家禽弥补生计。最常见的就是五种,即是人们口中的鸡鸭牛羊猪。要是能够下蛋,或者犯崽,那就对本户的一种恩泽。
其中猪崽的价格最贵,但大多数都不是拿回去养的,而是用来祭祀的。象征着新事物的到来,这个壮一年到头,将会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不过这对于个户而言,算不上是多大的喜事。
李林接着说道:“不是吧,是不是有什么别的事瞒着我?”
“哈哈,这都被你给看出来了。”李峰淡淡一笑,“这不是快选里长了嘛,村里的老人找我研究今年的三道考题,具体怎样,还没定下来呢。”
“选拔里长?”李林嘴里念叨着,随后就根据原身的记忆前去考究。
根据回忆,大王庄每三年选拔一次里长,算算日子,如今也快到了。先前的李彪,仗着有刘捕头做靠山,连任了十年,一直在村子里作威作福,后来被处斩,村子里的这个位置就空下了。
正所谓群龙无首,乡民们需要新的里长来带领他们。而在这之前,就得选出这个代表。
按照以前的规矩,选拔里长,都会由村里的老人们集体出下难题,就像比赛一样,过五关斩六将,完成三道难题者,就能成为大王庄新一任的里长,有权管理村民的税收以及治安管理情况。
“有点意思。”李林说道,“要不到时候,你让村民们推举我过去试试?”
李峰抿了下嘴,换了个肩膀,显得有点吃力,不过还是接过这个话茬说道:“林啊,这不是我说了算的。到时候,村里的老人们会召开村民大会,讲述规矩。这每年的选举情况都不太一样,到时候我陪你一块过去看看。不过你这么有能力,应该问题不大。”
里长虽然不是什么大官,可好歹也有些权利。李林一个人有本事,或许能混出一些模样来。但要是带领一群人致富,那就不一样了。假以时日,他也会和这些人一块,共同打拼出一片天地来。
李林说道:“到时候再说吧。”
二人来到山脚下,将桑木扛到马车上,用绳子给绑好,然后,找了个地歇息。
趁此机会,李林也向李峰说起了弓弩的制作方法,让李峰回去帮自己一把,争取在子时以前,做出一堆成品。
同时,又向他询问起往年选拔里长时,出了哪些难题。
毕竟前身一心赶考,大多数都沉浸在诗文上面,对于村里的一切都漠不关心,相关的记忆也是依稀模糊。
李峰喝了口水说:“往年的难题,大多数都是围绕村子一些未解决的难题而出的,例如上一次选拔会上,三叔公等人出的是灾蝗难题,饮水难题,以及赋税难题。由村民们推选出一个人选,身体力行,并亲自解决这些难题。唯有如此,才有资格胜任里长这个位置。”
“意思是,所有的难题都是村民们以为难以解决的困难对吧?这倒好了,我最喜欢干的事就是这些。”
李林顿时也少了几分后顾之忧,笑着说道:“峰哥,到时候你和村民商量一下,让我过去。因为只有我,才能让乡民们过上好日子。也只有我,才能让大王庄就此扬名。”
李峰:……
这话虽然听着夸张了点,但也确确实实是实话。没有李林,他们一家还不知道在哪刨垄沟呢,村民们也不可能每天到手几贯甚至十几贯大钱。
“行,只要你一句话,你哥我这边就没什么问题。”
李峰站起身,拍了拍土后说:“赶紧回去吧,晚上还有别的任务呢。”
“你说得对,我们得赶紧回去。晚一点,就会影响明天的出工。”
“你嫂子最近没少操劳,不能熬夜。晚些我再将阿福那两小子给叫来,多个人多分力量。”
“说得对!”李林说着,抢先一步坐在前头。等到李峰坐上去后,直接驱赶着鞭子,“驾!”
村里面的妇孺起码也有几十口,制作这几十把弓弩也需要时间,而且谁也不敢保证,每一把弓弩用起来都会有效。为了不耽误时间,李峰随即上了马车。
只是唯一不同的是,这次换成是李林在前面驱赶,他自己坐在了后头。
看着前头的肩膀,他竟也产生了依赖感,从这个角度来看,对方简直就是一名意气风发的少年……
深夜,借助着烛光,李林几人坐在院子里,伐木的伐木,画图的画图,在一番共同努力下,第一把强弩总算做好。
配合着新做好的羽毛箭,几人先后几次试验了一遍,觉得没什么问题后,就开始按照已经成形的磨板,埋头苦干。
一直到家家户户全都睡觉以后,徐绾绾才将一锅做好了的农家菜给端上来,给几人盛上碗。
“来来来,你们几个也累了,吃点东西吧。”
几人早就饥肠辘辘,一闻到好吃的,就迫不及待过去舀着吃,吃着吃着,还不忘记惦记她以前做的大饼,跑屋子里偷偷拿了几个卷着菜吃,乐此不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