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好不容易建立西辽,那洪武大明皇帝张张嘴,便要我不远万里领兵出击?”
耶律大石冷笑一声:“端是好算计,他怎么不让我出兵去打金人?”
“大明官家未来还真有这个设想。”
耶律余睹连忙拿出国书,双手递上:“大石林牙请过目。”
耶律大石拿过国书,并没有着急打开,而是看了眼对方,问道:“那大明官家在提到我的时候,可有什么言语吗?”
“有的。”
耶律余睹拱手说道:“那位官家说,不愧是大石林牙,这样的英雄无论到了哪里,都还是英雄。”
“莫不是哄我开心?”
耶律大石冷笑不已:“我不信他真这么说。”
“罪臣虽然投降了大明,却在此地,与大石林牙相见,便再无帮大明官家美言一说。”
耶律余睹言辞诚恳,“且此番令罪臣除了带来人口,还带来了一百大车儒学、佛经、道经之类的传统典籍。”
“既然大明官家为人大方,朕也不能落了下风。”
耶律大石是契丹人贵族,是骄傲的,一边让皇后亲自去准备回礼,一边让耶律余睹去休息,他自己则带着大明国书,回到了御座上,半躺下来,展开后细细品味起来。
没有什么客套话,只摆明了天下局势,以及想要达成的目标。
“大石林牙不想拿回契丹故土吗?”
当看到这句话的时候,耶律大石当即坐了起来。
“契丹故土”
他低声呢喃。
“大石林牙,故乡的芦花开了。”
耶律大石读到最后一句,双眼顿时涌出热泪,都是男儿有泪不轻弹。
可若非无人可用、无家可归,他怎么可能只率二百余骑,辗转奔波万里,最终来到虎思翰耳朵争霸?
关键是,如果大明皇帝用官话措词,他耶律大石还真就不会如此。
毕竟他乃是翰林出身,而大辽翰林则称为林牙。
所以大石林牙,也表明了耶律大石身为皇嗣,却能做到翰林这种高度,绝对是令人骄傲的。
若以官话的恢弘吹嘘云云,耶律大石还真就不以为意,偏偏是这种最直白的话语,却立刻勾起了他内心中对故土的思念。
是啊,这个季节的大漠,故乡的芦苇花一定开满了吧。
“招北院大王萧斡里刺,南院大王耶律燕山,立刻来见朕!”
归乡的心思一起,就再也无法轻易覆盖下去,大石林牙本身就是个闲不住的人,此刻更是动了起来。
……
尽管耶律大石信念坚定的准备立刻启程,从背后进攻西夏,但路途遥远不说,补给更是要做到完善。
好在此刻的军将,多是随耶律大石南征北战的老卒,对西辽皇帝的信任已经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而就在这个不可能快的时间段里,大明官家准备御驾亲征了。
却又被满朝文武给堵住了。
就在岳台大营,陈东甚至跪在地上,近乎乞求地说道:“官家,还是留在翰林院打马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