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禹升重案组不过才一年时间。
真实处理案子的不超过三件,去年遇到锯腿案,也不过是作为实习探员参与了几次会议,并没有出什么力。
办案经验可以说少之又少。
不过即便如此,现在的李禹却是兴致高昂,充满斗志。
有趣,这比打打杀杀有趣多了!
不过想象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现实中的遭遇和李禹所想大相径庭,完全是两种结果,如同一盆冷水浇在他头上。
还无缘无故被骂了追着骂十分钟,要不是王安安拦着,他差点把受害人给打了。
他和王安安走访的是受害者之一杨美琪,锯腿案第一位受害者。
根据资料查询,杨美琪是一位舞蹈培训老师,失去左腿后,对她的生活和工作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不仅自己合伙创办舞蹈学校破产,更因此还和老公离了婚。
现在孤零零的一个人居住,因此脾气也变得易燃易怒,情绪极为不稳定,现在都要靠着药物才能稳定情绪。
也正是杨美琪向警方追责,联合媒体,并且在网络上爆出江州警方都是一群酒囊饭袋,对警方名声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明显不是善类。
李禹两人刚一登门,对方就开始激动骂人,三句不离废物垃圾渣宰。
骂着酒囊饭袋,一年时间都还破不了案,公民每年上交的税喂狗都比喂警察的好。
话语极其难听,听的王安安都有些不满。
李禹这个急性子更不用说了,差点把人揍一顿。
骂警察可以,骂我不行,老子又没得罪你!
在王安安的调解中,笔录才慢慢得以进行。
不过都是一些去年就问过的问题,这让杨美琪愈发不满,抱怨道。
明明去年已经问询过了,为何今年又来重复,故意让自己想起不好的经历,刺激自己的心态。
说到后面,愈发不满,说要联合今年的受害者,再次向警方追责。
要让警方的名声身败名裂。
说的这个咄咄逼人,盛气凌人。
李禹拳头握的绑紧,要不是每次见到她那左腿的假肢,李禹的暴脾气才几度下去。
全程都是王安安安抚宽慰,一方面问着问题,一方面问询一些新的口供,最终才把笔录做完。
其实李禹一开始也有些郁闷,既然问题都是重复的,干嘛还多此一举跑一趟。
最后他才知道,原来是要确认受害者之间的关联,以此来判定凶手追查的方向。
不过,杨美琪很肯定的表示,她和两位受害者都不认识,连交际都没有。
后续经过黄景光两人的走访记录共享,可以确定三人之间都相互不认识。
由此可见,凶手可能是随机挑选受害者。
通过第一次真实的走访,李禹终于认识到了重案组办案的严谨和专业。
案子,任何一个细节都忽略不得。
这也让李禹唏嘘,破案没自己想象中那么简单,任何线索都马虎不得。
杨美琪居住的地方在高档小区,出来后,周边马路车辆并不多,打车也困难。
“师兄,要不坐公交回去吧?”
滴滴没法报销,出租才有发票,出租这边少之又少,王安安害怕李禹绅士风度花大钱坐车,于是主动说道。
其实她想多了,要是坐车的话,李禹肯定会想尽办法让她出钱。
不过李禹想着案子,没有想那么多,于是点头同意。
走了差不多一公里才有公交车站,等到公交车来时,王安安主动拿出乘车码扫了两个人的车费,见李禹没有不高兴,王安安这才松了口气。
在王安安看来,男人花女人的钱,李禹会觉得丢脸。
如果李禹知道王安安的想法,必然会给她上一课,太迂腐了,花富婆的钱不知多爽,男人又怎会觉得丢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