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宁也明白这个道理,于是望向林正阳,开口道:“谈政事就谈正事,不得讨论与政事无干的事,给陆相道歉。”
林正阳向来能屈能伸,道歉就道歉,又不会少块肉。
于是起身走到陆宏面前,躬身一礼:“丞相,我方才也是一时着急,所以才一时口无遮拦,并没有针对陆相和各位大人的意思,还请陆相见谅。”
“哼。”陆宏冷哼一声,一甩袖袍,显然不吃林正阳这套。
林正阳才不管他接不接受道歉,行了礼就踱回自己案几后坐着,不吭声了。
赵宁看时候差不多了,宣布退朝。
下了朝后,徐凤鸣回府,跟姜冕说起了今日早朝上的事,姜冕听完,道:“凤鸣兄和赵兄是什么意思?”
徐凤鸣:“我一下朝就回来了,还没来得及跟他讨论呢。”
姜冕了然点头,徐凤鸣也面露沉思,片刻后问姜冕:“子敬,你觉得呢,这仗能不能打?”
姜冕没有立刻回答,挑了挑眉,嘴角挂着若有若无的淡笑:“你觉得呢?”
徐凤鸣还没来得及回答,赵宁来了。
“正好,”姜冕笑道:“赵兄来了,可以问问赵兄的意思。”
赵宁不用想也知道他们在说什么,闻言道:“可以。”
“我也是这么想的。”徐凤鸣说:“眼下燕国国力受创,师老兵疲,正是攻打燕国的好时机,只是……”
“只是陆宏说的没错,”姜冕接口道:“我们一发兵,楚国势必会出兵援助燕国,那会大大增加我们的难度,最后甚至有可能战败。”
“对,我也在担心这个问题。”
徐凤鸣点头:“今日陆宏和吕大人说的没错,现在燕、卫、楚已经形成三足鼎立之势,现在一发兵,就会打乱现有的平衡。
楚国一定会竭尽全力援助燕国,到时有楚国的援兵加上燕国天然的地形优势,我们还真不一定能打下西川。”
这也是徐凤鸣犯难的地方,事实上今日在朝会上林正阳和戴跃麟等人,跟陆宏他们争执的时候,他就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
林正阳的提议是没错的,现在是趁着燕国受重创时攻打燕国的最佳时机。
可陆宏反驳的也没错,现在一旦发兵,楚国会不留余力出兵帮助。
姜端和宋影不傻,他们很清楚,一旦让启国灭了燕国,下一个就轮到楚国了。
这场仗到底打不打?
又该怎么打?
徐凤鸣着实拿不定主意,只因他明白,一旦出了差池,恐怕会落得个赔了夫人又折兵的下场。
“还有一个办法。”两人陷入沉思时,赵宁忽然开口了。
徐凤鸣跟姜冕同时抬眸望着赵宁:“什么办法?”
赵宁看着姜冕,冷不丁吐出一句:“打楚国。”
姜冕:“……”
徐凤鸣:“……”
一直在凑热闹,安静听完全程,脑子像被糊了浆糊的郑琰:“???”
“什么意思?”郑琰完全没明白过来:“为什么放着半死不活的燕国不打打楚国?”
赵宁没搭理郑琰,看着姜冕,又移过视线,对着徐凤鸣扬了扬眉毛。
徐凤鸣显然明白了这其中的意思,笑着看向姜冕:“子敬,我也觉得你是时候回去夺回王位了。”
郑琰大脑已经彻底宕机:“你们能不能把话说明白点?不是先计划着打燕国吗?为什么变成楚国,现在怎么又变成殿下要夺回王位了?”
“攻打楚国,”徐凤鸣笑得高深莫测:“和子敬回去夺回王位可是两种性质。一种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斗争,另一种是国家自己的家事,你觉得这两种比起来,哪一种让人不能插手?”
“这不是说废话吗?当然是第二种了……”
郑琰说着,瞬间醍醐灌顶:“我明白了!放着燕国不打,是因为我们名不正言不顺,一打燕国,楚国必定会出兵援救!
先打楚国,让殿下以王子身份回去夺回自己的王位!
这就是一个国家的家事,而且是师出有名的!这样就算燕国和宋国想出兵帮忙,也没合适的借口!”
“聪明。”徐凤鸣夸了郑琰一句:“而且,现在燕国国力衰弱,宋国本来就国小势微,他们想帮忙也不一定能帮得了,就算帮得了,也不一定有立场。毕竟这是楚国自己国家的家事,我们出兵是去帮子敬夺回原本就属于他的东西的。”
郑琰被徐凤鸣一夸,得意的姿态刚刚冒头,又瞬间反应过来什么似的,当即去看姜冕:“殿下,你愿意吗?”
姜冕没吭声,显然在思考。
“子敬,你慢慢想。”徐凤鸣知道姜冕需要好好想想:“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若是你不愿意,我们另想办法就是。”
他说完就跟赵宁走了,留出时间给姜冕单独思考。
徐凤鸣跟赵宁走后,只留下郑琰跟姜冕在厅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