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此刻的心绪,显然是不错的,有种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轻松。
当日离开大乾帝都的时候,他心中何尝不是憋着一股气在的。
世有不平,路有坎坷,想要荡尽不公,就必然要有所实力和底气。
而今,他突破成为武道大宗师,不再受任何窝囊鸟气,即便是直面当今乾皇,也可肆意洒脱怒骂,毫不在意。
漫漫雄关,今日失守,妖兽入境,看着各大世家惊恐不安,看着乾皇气急攻心,看着大儒赵洪章为了苟活,丢下脸面,屈辱下跪。
今时今日,如此种种,又何尝不是对于老镇妖王所受诸多冤屈不公的告慰呢?
“不过,还不够,还远远不够。”
“我要这朱门天街血流成河。”
陆玄歌一甩衣袍,转身回到了府中。
……
这一夜,对于大乾皇朝而言,注定是个不眠之夜。
朝堂之上,乾皇忽然旧疾发作,溘然长逝,震惊了所有大臣。
太医署的众多御医赶来,竭心尽力治疗,取来各种天材地宝,也无力乏天。
乾皇久病缠身,早就活不了多久。
年轻之时为了夺嫡,手足相残,中了皇族血亲的诅咒之法。
因此,乾皇虽然妃嫔众多,但也只有长公主姬清萱和太子姬明轩两个子嗣。
原本在太医署的一众太医诊治中,笃定乾皇只有不到半月的寿元。
结果乾皇硬生生撑到了如今。
今夜会气急攻心,旧疾复发,突然崩殂,也着实令很多人震惊和意外。
金銮殿内,文院多名大儒第一时间赶来。
宗人府那边也有许多宗老前来,配合着翰林院和内阁开始拟诏。
太子之位早已立下,如今朝堂之上,并无派系之争。
所以太子上位,名正言顺。
国师司空风华和诸多元老大臣商议,也顾不上南疆地带入境的妖兽了,当务之急乃是先稳固朝中局势。
于是决定先隐瞒陛下崩殂的消息,并配合钦天司,遮掩大乾国运气象,以免被敌国察觉,趁机在边境地带作乱。
如今南疆妖族大军集结,其余地带如果还不安稳的话,那么大乾必将迎来风雨飘摇的一段时期。
此外,不少大臣也得到诏令,国师司空风华和宗人府的一众宗老,以幼帝的名义,秘密派遣人手,前往南疆地带,接回长公主。
在一些大臣看来,南疆那边的事情,没准还有转机。
这一切最初是因为长公主姬清萱假死而引起,如今乾皇病逝,幼帝年纪尚小,朝中局势动荡。
南疆那边不可再出大事。
不管怎么说,必须想尽一切办法,先稳住陆玄歌,五十万镇妖军,只要愿意去守,完全能够将入境的妖兽,斩杀殆尽。
此外,幼帝姬明轩在宗人府几位宗老的带领下,赶往皇陵深处。
乾皇登临大宝之后,便在皇陵的后山中,为先皇德明皇修筑了德寿宫,以作颐养天年之用。
德明皇在位年间,不喜杀伐,极重亲情,严令禁止手足相残,因此杀心过重的乾皇,被其不喜。
上位之后,乾皇更是杀了一众手足胞亲,宗人府内人头滚滚。
德明皇意兴索然,满心倦意,便将所有大权放给了乾皇,自此看守皇陵,不再过问朝中事情。
唯有长公主姬清萱出世,以及幼帝诞生之时,乾皇才得以见过德明皇两面。
对于推崇儒道,遵守孝义的大乾皇朝而言。
不孝,那就德行有缺,为天下百姓所不耻。
因此,乾皇也曾说过,最遗憾的事情,那便是究其一生,都未曾得到先皇的谅解和认可。
而在大乾朝堂局势发生剧变的同时。
毗邻寒天郡较近的一些州郡里,开始出现了小规模的妖兽袭击。
各大家族不得不派遣兵力,开始清剿,不过由于没有多少对付妖兽的经验,一开始便伤亡惨重,不得不请求其余州郡支援。
各种混乱消息,开始在各大州郡间传播,有人说朝堂之上发生剧变,当今乾皇旧疾复发,已经日薄西山,处在弥留之际,即将病逝。
幼帝即将上位。
此外,长公主姬清萱未死的消息,也在小范围途经传播,在各大酒肆楼阁中被许多人议论,引得很多人震惊、不可置信。
但对此,朝中各位大臣,缄口不言,不辩真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