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真是,爷爷,看来我们要给陛下提个醒,不可小瞧了大梁。”
“这不是重点,爷爷已经风烛残年,现在我耶律家就看你了,你要尽快踏入万人境,好为大世到来做准备。”
“爷爷,究竟是什么大世,您会如此重视。”
“你只需要知道,这个大世,将是天朝晋级的机会,千年难遇,其他的你只需要疯狂的提升实力就行,将来才有争夺这个机会的资格。”
耶律家的年轻翘楚,听到自家爷爷的话语,陷入了沉思。
只有达到了万人境才有竞争的资格,这将是什么样的盛世,自己必须拥有这个资格。
不然堂堂耶律家,将成为其他家族和天朝的笑柄,后继无人,就是最大的耻辱。
这里的爷俩交谈,外人不得而知。
李飞四人在拿到耶律家的万人境功法,百炼圣体,这部功法是金身炼体诀和霸体诀的进阶功法。
直达万人境的炼体功法,曾子舟得到这部功法,直接改修,因为他觉得天将战法不是满适合自己。
他修炼一直是炼体功法,这部百炼圣体确实是最适合他的功法。
而修炼了以后,曾子舟也确实进步神速,没有了天将战法的晦涩。
半年的时间就达到了功法小成的地步,离大成,也许就半年或者一年的时间。
“诸位,现在我大梁欠缺的就是文臣修炼的功法,武将的功法已经齐全,谋士的功法,难度再次上升,不再是巧取豪夺能得手的,现在三域的人,对我们大梁防备甚严,谋士的头脑,可不是那么好拿捏的,这将是我们,目前唯一的遗憾。”
“陛下,我等知晓轻重,不必因为一部功法,小瞧了我等的存在。”
“没错,陛下,我大梁人不弱于任何人,我等谋士也一样。”
“很好,诸位只是稍微多等一段时间,我大梁已经有了四位万人境,至于功法,只是时间问题。”
曾子舟的一番话语,彻底安稳住了大部分文臣,毕竟从古至今,读书人,就不是普通人努力就可以达到的。
以前有句传言,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可不是简单的说说而已。
毕竟这是跨越阶层唯一的出路,当然深受黎民百姓认可。
读书人在任何时代,都是非常吃香的,因为武艺,只要家资颇丰,长期的锻炼就能有所成就。
而读书,只有凭借自己的天赋,毕竟你要理解你所读文章的意思,才能有所成就。
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只能算死记硬背,不能理解,那只能算是认识了这些字词。
只能算是并非文盲罢了。
“工匠现在有没有研究出能抵抗武者的装备。”
“陛下,现在还没有研究出来,毕竟能抵抗武者的装备材料,稀缺无比,我们只能在硬度上,勉强对武者的伤害,有所减免,但是效果也不是很理想。”
“你们现在还是用的百炼钢和千炼钢吗?朕,这里有一部碳钢法,炼出的钢材,可达万炼钢,你们工匠尽快提炼出来。”
“陛下,还有炼出万炼钢的方法,好好好,臣,一定竭尽所能。”
曾子舟的这一方法,让工匠喜出望外,如果真能提炼出万炼钢,大梁的武器装备,将是跨越式的改革。
品质上,将在提升一大步,能抵抗武者的气劲,将不再是奢望。
士卒们的安全问题,将大大的提升。
其实曾子舟早就有这个方法,只是大梁的炼钢工艺,这几年才得到千炼钢的地步,就算提前给他们,他们也无法提炼出来。
因为,有一有二,才有三啊!没有这个提升的过程,你想一步到位,所要付出的心血,将是成百倍千倍的付出。
所走的冤枉路,就是不可估量的时间。
其实曾子舟所知道的知识,也暴露的差不多了,其他更先进的工艺,曾子舟也没有办法实现。
毕竟轻重工业上的改革,要想达到前世的地步,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科技上的难题,就不是现在的时代能解决的,更别提后世的原子分子,生物等一些更加深奥的东西。
没有千百年的沉淀,想要弄清楚这里面的关键,简直痴人说梦。
三域这边大宇和大金,都受到了大梁的袭击,只有大庆还没有。
但是三域的天朝,都知道了大梁的潜力非凡,现今的实力,已经得到了恐怖的提升。
他们三大天朝要想征伐大梁,除非三大天朝联手,不然单独对上,实力上的差距正在逐渐变小。
大梁已经不再是任人宰割的国度,拼死一战,还是能给三大天朝任何一朝带来巨大的损失。
“大梁,当真十年的时间,已经有四位踏入了万人境,你等没有骗朕。”
“陛下,千真万确,这四人,已经和我等两人交手,只是比武较量,他们四人不是我二人的对手,但是生死相博,我二人,不一定能全部留下这四人。”
“看来真是养虎为患了,诸位,你们都说说,如果我大宇,对大梁用兵,胜算如何,损失如何。”
“陛下,如果真要分出生死,我们大宇最好的结果可能也就是惨胜,对我大宇没有任何好处,还不如牵制其他两国,给大梁发展时间,给我大宇分摊两国的火力,让大梁成为我大宇的盟友,这样对大梁和我大宇都是双赢的局面。”
“你们也都是如此想法吗?”
“陛下明见。”
宇皇没有想到,所有文武都在第一时间,选择和大梁结盟,不想在为大宇增加新的敌人。
宇皇也知道,在没有一击毙命的情况下,选择结盟才是最好的办法。
毕竟把对手培养成统一战线,成为别人的对手,才是对自己最好的手段。
“朕,乏了,这件事情,由丞相和武将军出面完成结盟,这件事情说明,我大宇的实力还很欠缺,希望诸位多培养后代,万人境的人数,再次突破新高。”
“是陛下,我等一定全力以赴。”
宇皇其实知道,这些人的想法,不是大宇真的不能打赢大梁,而是朝臣们不想因为大梁而损害自家的利益。
作为帝皇,他只是平衡此事,不让最坏的结果发生,这也是制度上的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