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皮队长,我想问一下,这些土地,是各个部落开垦后归各个部落所有吗?”
第一批迁往朝阳营地的有四个完整的部落,其中有两个已经明里暗里的表示要加入熊部落了,熊皮也没让他们失望,默认了他们的加入。还有两个也明白这一切都离不开熊部落的帮助,也非常支持熊皮的各种命令。
这也是为什么熊皮能够将各种要求推行下去的原因,在整个朝阳营地,熊部落的势力,已经占了三分之一。
而这个提问的族长,也正是这四个部落之一。
“本来是准备这么安排的,但是今年毕竟是第一年来这里开垦土地,有些情况比较特殊,需要做好提前准备。”
熊皮实话实说,“今年冬天开垦的土地,由各个部落均分,即便是留在部落里负责营地建设的部落,也能分到土地。基本上会保证每个部落的土地都在100亩左右,等到明年春耕后,保证每个部落都在20亩以上。”
原本熊部落和这些部落约定的条件中是这样规定的:按照各个部落出人的数量,占整个开垦队的比例来划分土地,但这样有些太过理想化,不符合现在的实际。
比如像骨部落等白河诸部的族人,参与的热情就很高,派出来的都是具有种植经验的族人,但人数比较少;而有几个部落则是举族迁往朝阳营地,之前并没有多少种植的经验,但人口众多。要是这样分,很容易让大家都不满意。
而有些部落则觉得,应该是谁开垦的土地就归谁,但这样一来,很容易造成混乱。
一方面,这些部落派来的人有多有少,按照这样的分法,人数多的显然占有优势,那些人少的,就会有意见;
另一方面,如果按照这样的分配方式,那营地的建设还要不要做了?各种其他的后勤工作要不要人干?
而且要是谁开垦的就归谁,那还要朝阳营地干什么?大家各自散伙,自己去野外开垦不就行了?
所以在跟鹿皮、骨语等熊部落的队长商议之后,便制定了这样的分配方式:
划分开垦的方向,各个方向所属的部落统一开垦,按照拥有的部落数量进行平分,这样一来,每个部落不论大小,分配到的土地面积是一定的,虽然还存在一些争议,但总归是现阶段最好的办法了。
当然,熊部落也有自己的考虑。
规定各自的开垦方向,可以防止彼此之间互相干扰,也能调动这些人的积极性,有比较才有动力,毕竟没人不想比别的部落多一些土地出来。
“今年情况特殊,只能用这个办法,等到明年春耕后,熊部落便不再介入,你们开垦的土地,上面种植的庄稼,就归你们部落所有,只要你们按照约定,交给我们一部分收成就行。”
熊皮说完,下面的队长们便窃窃私语起来,有的部落人数少,对这个分配方法还算比较满意,而人数多的部落,虽然有些不乐意,但想到这里毕竟是熊部落带着大家来的,而且明年就是各自开垦各自的土地,再等上大半年,倒也无所谓。
谁知道这里种植的粟,能不能像熊部落那样,收获那么多呢?
“还有,关于开垦的方向,除了西边之外,剩下的地方都可以用来耕种,我在这里划分一下,正北方向,由灰部落等十五个部落负责;东北方向,由我们熊部落负责;正东方向,貊部落带着十七个部落开垦;东南方向,则是骨部落,带着十六个部落开垦;南方,则是由乌部落,带着剩余的十八个部落开垦。”
熊皮的手指在地图上指了指,上面虽然做好了标注,但很多族长还是不太清楚,没办法,他只能挨个将各个方向上负责的部落和所属的部落都给再读一遍。
之所以明确各个部落的开垦方向,熊皮也是为了将一些平时就不怎么对付的部落给分开,防止在耕种时出现什么问题。
在野外开垦荒地,要团结一致,要所有拳头对外,而不是对着同样属于朝阳营地的其他族人。
分开耕种,就能避免一些矛盾的发生,同时给各个部落规定了方向,也能让大家集中力量,专注在自己的开垦方向上,明年条件达到了,还能再往前继续开垦。
朝阳营地的目的不止两万亩的土地,而是要更多的土地,彻底解决各个部落粮食短缺的问题。
“既然大家都知道了各自的开垦范围,那我最后再明确一点,一个方向上开垦的土地,由这些部落均分,也就是说,骨部落带领的16个部落,在东南方向开垦了5000亩土地,那参与的16个部落,进行平分,每个部落可以分到300亩;而貊部落在东方,开垦了5000亩,由17个部落分,每个部落分到290多亩。”
“而这些部落的分组,是这样的……”
众人屏气凝神,认真听着熊皮的宣读。
很快,每个方向上开垦的部落,就被确定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