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452章 新工具的要求
第(1/2)页

所以熊洪在跟这些部落交换之初,就规定了一些交易的规则。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以粟籽来衡量各种物品的价值,甚至到现在,已经用粟米来衡量劳动力的“价值”了。

而粟米自然也就成为,部落相互之间进行物资交换的“一般等价物”,并用到现在。

当然粟籽优点明显,比如容易分割方便携带、本身就具备使用价值、也可以储存起来等到后面购买,还被各个部落接受。这就是货币的三个职能:交换媒介、计价单位、价值储藏手段。

比如用粟米来衡量劳动价值和物品价格很是方便,小规模的交换携带起来也不影响,而且本身还是食物,普遍被所有部落的族人接受。

但缺点也很明显。

第一点,粟籽时间长了或者受潮,就很容易发芽或者发霉,这时候就不能吃了,也就失去了交换的价值。

第二点,粟籽在大宗物资交换的时候,会比较麻烦。

比如从白河诸部换回来一千斤锡矿石,需要五百斤粟籽。

这些粟籽要经过搬运、称重、检查、装载后,双方一致认可才能算交换完成。如果交换完成后,白河诸部又要从熊部落交换一百斤的咸鱼干,那还得再重复一遍这个过程……

如果两个部落交换的物资多,交易频繁,那……

想一想就觉得可怕,而这种可怕的事情,白骨洞营地负责交易的族人深有体会,年纪轻轻就开始掉头发了。

第三点,粟籽的价值会有波动。

比如晴朗干燥的秋冬季节,和春夏季节相比,“一斤”粟籽的重量就会相差一点,冬季一斤,夏季空气潮湿一些,每一斤多个半两的;虽然一斤不多,那一百斤呢?一千斤呢?所以在交换物资的时候,还要考虑这些因素。

第四点,就是粟籽会越来越多,它的稀缺性就越来越不重要。

以它作为“锚定物”充当衡量物品价值的标准,可能会影响其他物品的实际价值。

比如现在粟籽稀缺,用一百斤就能换一头小羊,但今年粟籽大丰收,部落一下收了二三十万斤,这时候再用一百斤来换,恐怕就换不到一头羊了。

所以,在私有化推行的同时,选择一个物品作为“一般等价物”用来锚定物品的价值,就非常重要。

部落现在已经有出现用贝壳来代替粟籽的交易方式了,但熟知历史的熊洪,当然知道贝壳也不是现阶段最好的货币方式。

因为水鱼这个不要脸的,为了讨好熊丫丫和槐叶等女性,每次都会从临海营地带回来成箱成箱的贝壳。

一开始还好,因为熊部落包括东边的几个部落都没有见过贝壳,用这个交易还算可以,但随着贝壳的涌入越来越多,当初用大量私人物品交换的贝壳,越来越换不到东西,让这些“原始版炒币”的族人们纷纷泪流满面。

所以贝壳可以作为装饰物,但作为货币,就缺少了一些必需的职能。

而部落的一些兽牙、兽皮、布匹什么的,虽然也有一定的使用价值,但跟贝壳一样,也有各自的缺点。

所以在推行私有化当中的货币政策中,这些东西都不能用。

但凡是后世穿越过来的,都知道该用哪种材料作为货币——部落的青铜工艺不是日臻成熟了吗,那就可以考虑铸币了。

铜钱,在华夏文明中,至少存在了2000多年,可以说贯穿了整个华夏农业文明的始终,不仅用起来方便,甚至还满足了后世的收藏爱好者们特殊的收藏癖好。

当然,现在拿那种“天圆地方”的孔方兄去其他部落交换他们的食物或者物资,肯定会被他们打出来,因为他们不知道这种铜钱有什么作用。

发行货币,不仅仅要满足货币的基本职能,还需要一定的“国家信誉”作为背书。

不然谁会允许你拿一块一丁点大的铜片,就来把我辛辛苦苦打猎得到的猎物给换走。

货币能够使用,不仅仅是它本身有用,还需要被使用的双方或者多方共同认可,而在熊部落的“部落信誉”影响力没有那么大之前,用作交换“一般等价物”的铜钱,接受程度必然需要一定的时间。

就比如白河诸部拿到了一堆铜钱,想要来部落换布匹,结果熊部落抵赖,说这铜钱用不出去,那对铜钱的接受程度,自然就会大打折扣,伤害的不仅仅是白河诸部这些铜钱的持有者,还有部落本身的信誉。

所以,当前的“货币”,本身就得有用。

好在熊部落生产出来的青铜器在各个部落都广受欢迎,虽然熊部落严格控制金属工具、武器的传播,但一些青铜的鼎、锅、壶以及一些祭祀用的东西,却非常受欢迎。

第(1/2)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乱世逃荒后,我让全村顿顿吃上肉赘婿被嫌弃,哪知他体内住着神仙从女子监狱走出后,全球震动名柯:同期都以为我是小可怜我助关羽永镇山河天斗神末世:被困女大寝室,一秒一物资点修罗归来,未婚妻哭着求包养闪婚娇妻很反骨,随身马甲猛如虎狠厉霸总偏执爱,落魄千金只想逃手握神瞳,我只想做普通人万古神皇李天命沐晴晴军阵师:从学徒到战场主宰听到兽王心声后,我杀疯了修仙:言出法随,吾乃龙鳞蛇仙婆母老来生女,竟让我喂养?抛夫弃子后,二婚嫁短命摄政王魔劫临娘娘人间清醒,宫斗步步为赢先下岗后离婚,都重生了谁还当老实人啊超级上门女婿洪荒:通天!你徒弟又作死恶女爆改万人迷,男神雄竞疯了校花!警花!一个不落!剑道封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