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是,后座的人都听笑了,她自己还一本正经不笑。
到了上海,周怀熠问:“还是住在老地方吗?”
“嗯。”黄玲还愣了一下,这才想起来第一次来上海时问过他路,这记性也是没谁了。
“怀兰肯定想和你们一起,你看行不行?行的话,我们也住那里。”周怀熠询问他的意思。
“不是有家在上海吗?”黄玲明知故问。
“嗯,太长时间不住人还得收拾,反正也就一晚上,干脆住招待所算了。”周怀熠也说了早就准备好的理由。
“那好啊,我肯定没有意见。”黄玲点了头。
先把行李放在招待所以后,黄玲和李一鸣去办事,周怀熠就领着其他人逛大上海。
有了周怀兰在,黄玲也就放心把筱婷交给他们带着去玩了。
李一鸣现在的主业是在玄妙观前摆摊,他每半个月就要去十六铺码头的市场进货。
这时,上海已经有了一些贸易公司的雏形,市场里有几家门面房,他们会对外、特别是对前来进货的人发布一些收购信息,主要是毛衣、围巾、帽子、杯垫等一些手工制品。
黄玲除了接这些小杂件的单子以后,还争取到了一个工作服的单子,比起织毛衣,包工包料的工作服时间更短更挣钱。
她让李一鸣跟她去了一间很偏的门面房。
因为太偏了,这间门面房一直没有租出去,但是却很适合黄玲,于是她以极低的价格租了下来。
“这以后是我们的仓库,我租下来了,到时你拿着钥匙,如果赶不上车回不去,还可以凑合一晚上。先去借的车推过来。”
“好。”
李一鸣听话地去推车,趁着这个时间,黄玲把空间里打包好的制服和其他货品拿了出来摆在了货架上。
这只是短时间这么处置,等以后不管制了也就没有必要了。
李一鸣进来一看,屋里除了有防潮的货架以外,还有一张小小的行军床。
“枕头、被子在那个袋子里面。”
“这也太好了,黄阿姨。”
他因为怕被抓,所以每次都是坐半夜的火车,如果赶不上就在火车站猫一夜,坐最早的一班回,现在有了睡觉的地方是真好。
李一鸣把货搬到借来的板车上,拖到门面房里去交货。
老板秦耀华很谨慎,一件一件看,他发现件件衣服连个多余的线头都没有,品质没得说。
“手艺是不错啊!”
“那当然,都是专业人士,您要是做时尚成衣生意我都敢接,我们从设计、打版、制作到后整都有人。”
“好好,以后有这生意一定找黄老板。”
“一鸣一个月来两回,您有活儿只管告诉他,保管给您完成得漂漂亮的,价格还实惠。”
“可以可以。”
钱货两清以后,秦耀华又和黄玲聊了聊,给了新单子。
每次来,黄玲除了准时交货以外,都会给他带一些新产品,供他展示,如果有订单就接。
秦耀华很欣赏她的眼光和远见。
谈完以后,黄玲又拿出两条连衣裙给秦耀华:
“这是送给嫂子的。”
秦耀华做这生意的,先别管是给谁的,就抖开看了看:
“今年的新样子,百货公司前几天才有的,你们苏州就有了?”
“我做的,上回给您送货回去逛了逛,觉得好看就照着改了改做的。”
秦耀华眼前一亮。
等他们办完事已经到了晚饭时间,黄玲和李一鸣两人赶回招待所。
之前大家约好了在招待所会面,一起吃晚饭的。
尽管黄玲一再拒绝,但周怀熠也没有听,还是请大家去了大饭店吃饭。
第二天,大家又玩了大半天,这才回了苏州。
李一鸣也是厉害,看到人多,第二天他就没有去玩而是去进货了,回去的时候一人帮他背一包,就不怕被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