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超英就问:“这些本来就是妇女该干的啊!”
黄玲就回:“主席还说妇女能顶半边天呢!敢情我顶的是做家务的全天啊!说得我好像没上班一样!”
庄超英没了话,默默端着盆自己去洗衣服。
他不是懂这是黄玲的抗议,他知道黄玲这是想把从父母那里受到的委屈都发泄到他身上。
他想吵,可是吵不赢黄玲。
打别说打不过,他做为一个老师,伸不出那手。
所以庄超英只能默默忍受。
现在肉不好买,黄玲先买好买的,她趁着休息,借了一辆三轮车去买东西。
把系统里存的票,除了粮票外,其他都换成了实物。
因为粮是定量,粮本上的买完了也买不到,但是粮票可是硬通货,还有很多别的用处。
有些饭店可以直接用,还可以去和别人换成其他种类的票据。
实在是没吃的了,还可以去农村或者黑市买粮。
她最后用的是猪料条,买了二十斤玉米。
在这个计划经济的时候,吃东西还得背人,如果你吃得太多太饱太好,那就是有问题,因为都是定量的。
家里也没有磨粉的工具,所以她悄悄带了一点玉米到厂里。
食堂有石磨,她找到常打照面的刘师傅去借。
“刘师傅,我想借一下食堂的磨子,磨点玉米粉。”
刘师傅本来不想同意,这毕竟是公家的东西,他怕有人说。
“您帮帮忙,老家人送了些玉米,想给孩子换换口,我们图南正在长身体,那点定量是真不够,这不正好了。”
黄玲说着,拿出一小包红糖递了过去。
刘师傅一看,就接了揣兜里,然后接过了黄玲手里这一小袋子玉米粒。
“不好呢!”刘师傅看了一眼。
“哎!现在还管好不好!能饱肚子就行!”黄玲笑道。
刘师傅亲自帮忙磨成了粉,黄玲千恩万谢地回了家。
回到家,她摊了玉米薄饼,炒了土豆丝、豆芽菜,做成卷饼。
两个孩子第一次这么吃,一吃一个不吱声。
庄超英看到这食物忙问:“你这从哪里来的”
他刚想说如果还有,给爸妈他们送些去,黄玲就把庄超英想说的话给堵在了嘴里:
“别人送的,别说没有,有我也不会送给别人吃。”
庄超英低头啃饼,他怕自己再说,自己也没得吃了。
刚吃完,黄玲就听到了李一鸣的声音,她忙把桌上的食物收拾好。
庄超英热情地招呼李一鸣他们几个学生进屋,两个孩子又被赶了出来。
黄玲正要说话,隔壁邻居丽霞姐说话了:
“黄玲啊!你家庄老师上课,左邻右舍都得跟着听,我今天上夜班,实在想睡一会儿”
黄玲朝她点点头:“我今天也上夜班!我就想睡会儿!怎么学校里只教函数,不教为人处事啊!”
屋里的声音停了下来。
“明明有很多解决方案,去公园也可以,去子弟学校借个教室也可以,去你们的宿舍也可以,你们偏偏选了一个最扰民的方案!
你们考大学是你们的事!别人凭什么要为你们让道!你们知道厂子里上班辛苦,想通过上学改变命运,有没有为我们这些改变不了命运的人着想,我们就想补个觉好上晚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