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的目光落在李承乾身上,那张略显迂腐的脸庞让他不禁微微蹙眉。
转而望向一旁,李夜正与几位近臣谈笑风生,那份从容与机智,与李承乾形成了鲜明对比。
同为骨肉至亲,何以差异如此之大?他不禁暗自反思,难道自己的教育方式真的有所欠缺?
视线再次回落到低首不语的李承乾身上,一股难以抑制的怒意在他心中悄然升起。
他沉声道:“承乾,抬起你的头颅!你乃大唐储君,如今已涉足朝堂政务,
身边自当有幕僚建言献策,亦需助手料理琐事。
这些人,是你不可或缺的臂膀。昔日朕为你给你安排的的那些太子府之人,本意正是助你。
然而,这些人往往因宠爱而生骄纵之心,故此番重任,需由你亲自担纲。
小科举之事,你也要参与其中,共襄出题之责,若有疑惑,大可径直向你的师长魏征等人求教。”
李承乾闻听父皇李世民此言,心中明悟,这绝非试探,而是拳拳真心。
于是,他毫不犹豫地跪倒在地,诚挚言道:“儿臣感激父皇厚爱,定当倾尽全力,不负父皇所望!”
李世民见状,自御座之上缓缓起身,步至李承乾身前,
亲手将他扶起,目光深邃而充满期待:“承乾,朕对你寄予厚望,
望你莫负朕心,勿使朕失望啊!”言语间,满是父对子的殷切期盼与信任。
李承乾的眸中忽地闪烁起一抹亮色,恰似晨曦初破晓。
李世民见状,旋即转身,目光温煦地落在孔颖达身上,缓缓言道:
“孔爱卿,此番小科举,还需您鼎力襄助。出题、阅卷之重任,非您莫属。
您是孔夫子之后,这肩上扛的,可是我大唐未来的希望之鼎啊!”
孔颖达闻听此言,心中涌动着一股暖流,连忙拱手作揖,声音坚定而诚挚:
“陛下宽心,臣定当倾尽心力,不负所托,确保此次小科举公正严明,选拔出真正的人才。”
李世民闻言,满意地点了点头,嘴角勾起一抹赞许的笑意:
“好,诸位爱卿,尔等亦需恪尽职守,从各方各面助朕为大唐甄选栋梁之才,共筑盛世基业。”
李世民言罢,满朝文武皆拱手应命,气氛凝重而庄严。
他的目光随后温柔地转向了李夜,语含期许:“夜儿,朕深知你肩头责任重大,
但此番仍需你援手于你的太子兄长。科举之事,你最是明了,其中最怕何物?”
李夜微微颔首,神色坚定:“臣心知肚明,最怕者,作弊也。”
李世民闻言,赞许地点了点头,话语直接而有力:
“如此,此次小科举的考场秩序,朕便全权托付于你的锦衣卫。
朕的要求唯有一个,确保此次太子主持的小科举,不容一丝滥竽充数之辈混入,此重任,便交予你了!”
李夜直接站直道:“陛下,这些就交给臣吧,你放心,臣可以保证此次小科举从头到尾都干干净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