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宁听到这话,脸上露出一抹得意的笑容:“那是当然!娘娘放心,婢一定会照顾好您的。”
两人收拾妥当后,牵着马离开了寺庙,朝军营的方向走去。
军营的气氛与菩提寺的宁静截然不同。一部分士卒们已经整装待发,营地里充满了脚步声、吆喝声和马匹的嘶鸣声。士兵们穿梭在营帐之间,搬运着武器和物资,脸上带着紧张而专注的神色。
谢斯南和幼宁刚到营地,就被这热闹的场景吸引住了。炊烟袅袅升起,空气中弥漫着饭菜的香气。留下明后日再出发的士卒们已经开始吃饭,三三两两地围坐在一起,有的端着碗,有的拿着干粮,气氛显得轻松而热烈。
谢斯南的目光落在那些忙碌的身影上,心中感到一丝复杂的情绪。她知道,这些士兵或许在此刻还能笑着吃饭、谈天,但不久之后,他们中的许多人就要踏上战场,面对生死的考验。
不远处,几名士兵围坐在一起,正热烈地讨论着什么。
“这样的饭菜,真是让人吃出了力气!”一个士兵大口嚼着手中的干粮,语气中带着几分满足。
“听说咱们伙房新来的头子是个俊郎!是宫里来的吧?”另一个士兵压低了声音,语气中带着几分好奇。
“是吗?皇帝还能惦记咱们这些苦哈哈的兵?”有人嗤笑了一声。
“皇帝还能惦记咱?想多了吧!肯定是宝义将军和萧衍将军请来的。”一名年长的士兵摇了摇头,语气中带着几分笃定。
“唉……”有人叹了口气,似乎想说什么,却又欲言又止。
谢斯南听到这些议论,忍不住停下脚步,侧耳倾听。她的目光落在那几名士兵身上,眼中流露出一丝复杂的神色。她知道,他们口中的“伙房头子”指的正是她自己,但她并没有感到得意,反而感到一阵沉重。
就在这时,一个军官走了过来,皱着眉头喝止道:“都讨论什么呢?不该说的事情都闭嘴!再胡乱议论,小心军法伺候!”
士兵们连忙噤声,但军官见气氛有些尴尬,便转移话题,开了个玩笑:“行了行了,吃饱了就赶紧干活。要是今天谁磨蹭,后天我让他吃饱了再坐船!”
众人闻言,哄然大笑,气氛顿时轻松了许多。原本因战事而紧张的情绪,也在这笑声中缓和了不少。
时间很快来到了第三天清晨,整个军营显得更加忙碌。士兵们已经完成了最后的准备工作,战船也全部停泊在江边,随时准备出发。清晨的江面笼罩在一层薄薄的雾气中,远处的山峦若隐若现,江水在阳光的映照下泛着粼粼波光。
清晨的薄雾渐渐散去,阳光洒在江面上,水波粼粼,像是铺了一层碎金。江边的码头一片忙碌,南齐的战船整齐地停泊在岸边,船身高大,桅杆上悬挂着齐军的旗帜,迎风招展。士兵们正列队登船,铠甲碰撞的声音与马匹的嘶鸣声交织在一起,整个场景显得庄严而肃穆。
谢斯南站在码头边,目光落在那些战船上,心中不禁涌起一阵复杂的情绪。她从未如此近距离地观察过这些战船,它们与她想象中的完全不同。南齐的战船分为两种,前方的“楼船”体型最大,船身高耸,船顶建有两层或三层的楼阁,既可容纳士兵,也可作为指挥所。楼船的船头装有铁质的撞角,形状像一只猛兽的头颅,似乎随时准备冲破敌军的防线。
在楼船之后,是数量更多的“斗舰”和“蒙冲”。斗舰体型稍小,但船身轻便,船两侧装有长长的桨,几十名水手整齐划一地划动着桨叶,船只在江面上滑行时,显得灵活而迅捷。蒙冲则是专为近战设计的战船,船身覆盖着一层厚厚的木板和牛皮,用来抵御敌军的箭矢和火攻。每艘蒙冲上都配有弩箭和火器,船头还有一座小型的投石机。
码头上,士兵们正按照顺序登船。他们身穿铁甲,腰间挂着长刀或弓箭,手中提着盾牌或长矛。士兵们的步伐整齐划一,脸上带着一丝紧张,却又透着坚毅。每个人的动作都迅速而有条不紊,显然是经过严格训练的结果。
“娘娘,您看那艘船!”幼宁站在谢斯南身旁,指着不远处的一艘楼船,语气中带着几分惊叹,“那就是殿下的指挥船吧?真是威风!”
谢斯南顺着她的手指看去,只见那艘楼船比其他船只更加高大,船顶的旗帜上绣着“宝义”两个大字,显然是萧宝义的专属指挥船。她的目光停留在那艘船上,心中不禁浮现出萧宝义的身影。那个沉默寡言的哑巴皇子,此刻正承担着如此重大的责任,他的肩膀是否能承受得住?
“是啊,很威风。”谢斯南轻轻点了点头,语气中却透着一丝若有若无的担忧。
随着军官的一声令下,士兵们开始依次登船。码头上搭着几座木制的跳板,士兵们背着行囊,手持武器,沿着跳板鱼贯而上。登船的过程显得井然有序,每个人都按照分配的船只和位置行动,没有丝毫的混乱。
“快点!别磨蹭!”一名军官站在跳板旁,手持长鞭,不时喝斥那些动作稍慢的士兵,“要是掉下江去,别怪我不救你!”
士兵们闻言,纷纷加快了脚步。一名年轻的士兵因为背上的行囊太重,脚步有些踉跄,险些从跳板上摔下去,幸好旁边的战友及时扶住了他。
“谢了,兄弟。”年轻士兵喘了口气,拍了拍战友的肩膀。
“别客气,上了船可得小心点,别再出岔子。”战友笑着说道,语气中带着一丝关切。
谢斯南站在一旁,看着这些士兵的身影,心中感慨万千。她知道,这些人或许在战场上只是最普通的士卒,但正是他们的付出,才让齐国的江山得以维系。她的目光落在那名年轻士兵身上,看到他脸上的汗水和眼中的紧张,不禁暗自祈祷,希望这些人都能平安归来。
登上战船后,士兵们迅速就位,各自整理装备或检查武器。楼船的甲板上,几名军官正在指挥士兵搬运物资,粮草、箭矢被整齐地堆放在船舱内。船上的气氛紧张而忙碌,每个人都在为即将到来的战斗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