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初取这个名字的时候,不论是段唯章还是陈荷花都表示了十万分的不理解。
按照他们的想法来说,应该取个正经一些的名字,比如说馄饨早点或者是早餐铺子之类的。
可是唐昭听了这些名字只觉得一点意思都没有,放在镇子上这么多家铺子中间没有一点竞争力,于是唐昭灵光一闪,“干脆就叫吃了吗,怎么样?”
原本想叫饿了么,可是想着版权的问题,唐昭还是换了另外三个字。
老话常说,现代人都是站在古人的肩膀上才能做大做强,那么如今就让唐昭也站在后世子孙的肩膀上,为自己的事业添砖加瓦吧。
把自己想的那一套话说了好几通,才好不容易说服了陈荷花和段唯章接受了这个不太正经的名字。
两人原本还对唐昭这种说法抱着半信半疑的架势,可是找了人去做牌匾的路上,两人的半信半疑就变成了十分确信。
到了店里说出了自己要做的牌匾的名字,不论是老板还是学徒,亦或是还在店里转悠的其他客人,都是下意识的回头看了过来,实在好奇到底是什么样的神人能想出这样的名字出来。
唐昭也不觉得羞耻,反倒是趁着众人瞩目的时候,乐呵呵的说了一通歪理。
“这铺子的名字不好吗?哪里不好了?我看好的很呐!”
“难道我这话说的不对吗?”
“我家这铺子本来就是卖吃的的,凡是进了我家铺子的客人当然都是要吃饭的。”
“这多简单直白,再说了,大家邻里之间打招呼的时候,不常说那句‘你吃了吗?’的话吗?”
“往常说了这句话,关系好一点的,性格热情一些的,就干脆直接邀请对方来自己家里吃饭了。”
“我们铺子就十分热情啊,问你吃了吗,若是没吃,就干脆进来一起吃。”
“所以这名字起的不正是恰到好处吗?”
唐昭这番解释彻底说服了围观者的众人,于是在等待着牌匾做好的这段日子里,“吃了吗”这个名字,这个店铺,就顺着看热闹的人的宣扬,一起传了起来。
所以店铺还没开的时候,唐昭就凭借这个名字吸引了一帮好奇的客人。
由此,陈荷花和段唯章算是彻底佩服起了唐昭的脑子。
不过听到有那么多人在期待着他们的开店,唐昭也没有过分得意,反倒是日夜筹备起了新菜品。
因为想着借着这股热度赶紧开店赚一笔,唐昭接连几天都没睡好觉,满脑子想的都是新菜品的事情。
唐昭他们新租的这个铺子,离先前摆摊的地方只有一条巷子的距离。
也就是说他们这一家铺子的客户对标的还是之前那些人。
想着家里铺子的客户定位,唐昭就思索了起来。
回想起了在原世界时,没有渠道不知道去哪里做兼职打工的时候,而去过的劳务市场。
唐昭从贫穷又贫瘠的家庭中逃离,她没有人脉,也对外界的社会了解的也不多,所以起初唐昭所做的短时工和兼职,都是靠那家饭店的工人大哥们聊天时拼凑起来的。
凌晨的劳务市场是唐昭在饭店里盯上的第一个工作渠道。
于是处理马路边的绿化,给土地承包商清除农田里的野草,去工厂里卖力气搬门窗……这些活,唐昭都做了个遍。
不过现在显然不是忆苦思甜的时候,让唐昭着重回忆的还是跟着那帮大爷大娘处理午饭时候的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