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尔哈赤的皇后——科尔沁公主端坐在主位。作为满清第一任皇后,她的地位尊崇,威望极高。
\"诸位,\"她环视四周,声音悲痛而威严,\"今天召集大家来,是要说一件积压多年的心事\"
台下一片寂静。所有人都知道,这将是一个改变历史的时刻。
\"当年太师驾崩,确实有蹊跷。\"她缓缓说道,\"现在,我要告诉大家真相。\"
她取出一个古旧的木匣:\"这里存着太医院的秘密记录,还有几位老人临终前的证词\"
皇太极坐在下首,脸色阴晴不定。他知道,一旦这些证据公开,他的统治基础就会彻底动摇。
正在这时,营外突然传来一阵骚动。
\"报!\"一名传令兵冲进来,\"明军在边境集结!李修然亲自领军!\"
议事台上一片哗然。这个时机也太巧了!
但科尔沁公主仿佛早有预料:\"不必慌张。我已经派人与李修然商议过了。只要我们内部事情处理好,他不会轻举妄动。\"
这番话更让在座的贵族震惊:原来连太后都已经和李修然有了默契!
就在众人惊诧之际,代善站了出来:\"启禀太后,臣这里还有一份重要证据。\"
他展示了一份密函:\"这是当年太师最信任的大臣、我的亡父留下的遗书。他临终前写下了一些惊人的内幕\"
皇太极的脸色越发难看。他太清楚那份遗书的分量了。
更要命的是,随着一个个证据的公布,那些曾经支持他的将领纷纷变了脸色。
\"原来如此\"
\"太师含冤啊\"
\"难怪当年\"
低语声在人群中扩散。气氛越发紧张。
多尔衮在皇太极耳边低声道:\"大汗,情况不妙。费扬古的人马已经包围了中营,其他各旗似乎也有异动\"
皇太极死死攥着椅子扶手。他知道,这是一场精心设计的罗网,而他已经身陷其中。
\"太后!\"代善突然高声道,\"臣建议立即召开贝勒会议,重新推选大汗!为太师昭雪,为八旗正名!\"
\"附议!\"
\"附议!\"
此起彼伏的声音响起。那些曾经敢怒不敢言的贵族,此刻纷纷表态。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皇太极突然站起:\"很好!既然诸位都要追查真相,那我也有话要说\"
他的眼中闪过一丝狠厉:\"传我亲信,打开密库!拿出那些证据\"
话音未落,议事台外突然传来一阵喧哗。
\"报!科尔沁大军压境!\"
\"报!蒙古各部联军向此集结!\"
\"报!明军已经开始调动\"
形势已经彻底明朗:这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政变,每一步都算计得丝丝入扣。
\"拿出证据?\"科尔沁公主冷笑一声,\"皇太极,你是说密库里那些伪造的文书吗?\"
皇太极脸色一变:\"你\"
\"所有的密库档案,早就被我们的人调换过了。\"一个清朗的声音突然响起。
众人回头,只见李修然不知何时已经站在了议事台的入口处。在他身后,是一队装备精良的明军将领。
\"你!\"皇太极暴怒,\"你竟敢\"
\"为什么不敢?\"李修然平静地说,\"实话告诉你吧:你的亲信中,有三分之一是我们的人。这半年来,你的一举一动,都在我们的监控之下。\"
此言一出,满堂震惊。
多尔衮下意识地环顾四周,不知道身边哪些人才是真正的自己人。
\"现在,让我们看看真正的证据。\"李修然打了个手势。
几名便装密探抬上来一口特制的铁箱:\"这是从努尔哈赤的贴身太监那里找到的密信。有趣的是,这些信件的笔迹,与皇太极当年的某些密令完全吻合\"
\"够了!\"皇太极终于忍不住,拔出佩刀,\"既然你们都想要我的命,那就\"
\"住手!\"一声暴喝。
费扬古带着一队精锐冲了进来:\"大汗,请您放下武器。为了避免更多流血,请配合贝勒会议的调查。\"
皇太极环顾四周,发现自己已经被团团包围。那些曾经对他唯命是从的将领,此刻都用复杂的眼神看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