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迦牟尼佛祖深知孙悟空本领高强,于是巧妙运用先知心术,设下计谋想要困住他。然而,孙悟空何等机灵,识破骗局后,在佛祖的手掌心中翻起跟头,瞬间便游遍了整个周天世界,然后又安然返回。
尽管如此,最终孙悟空还是不慎中计,被佛祖镇压在了五行山下。时光荏苒,转眼已过去了五百多年。如今,孙悟空得到了解脱,重获自由之身后,又开始调皮捣蛋起来。这次,他特意保护唐僧前往西天取经,一路上降妖除魔,威名远扬。无论是何方妖孽,只要听闻孙悟空行者的大名,无不胆寒心惊!
那妖王听闻他说出悟空行者的名号,当即说道:“你原来就是那大闹天宫的家伙。你既然已经脱身,保护唐僧西去,那就走你的路好了,为何要多管闲事,替那朱紫国为奴,还跑到我这里来送死!”行者怒喝道:“你这贼泼怪!说话真是无知!我受朱紫国国王的拜请之礼,又承蒙他的称呼和管待之恩,我老孙的地位比那王位还要高千倍,他对我敬之如父母,事之如神明,你怎敢说出‘为奴’二字!我定要将你这诳上欺君的妖怪拿下,休走,吃我老孙一棒!”那妖顿时慌了手脚,急忙闪身躲过,挥舞着宣花斧迎面劈来。这一场厮杀真是激烈!你看:
金箍棒如意变化,风刃宣花斧寒光闪闪。一个咬牙切齿,凶狠无比;一个怒目圆睁,威风凛凛。这边是齐天大圣降临凡间,那边是作怪妖王破土而出。二者喷云吐雾,照耀天宫,走石扬沙,遮蔽斗府。你来我往,招数繁多,反复较量,金光闪耀。双方各自施展本事,都想将对方置于死地。一个想要抢走娘娘,转回帝都;一个则希望与皇后一同居住在山坞。这场争斗都是毫无缘由,只因国主而舍生忘死。
行者与那妖王缠斗良久,已然战了五十余回合,却依旧难分胜负。那妖王见行者武艺高强,自己难以取胜,心中暗想:“这猴子好生厉害,我且先避其锋芒,再作打算。”于是将手中巨斧一架,隔开行者的铁棒,说道:“孙行者,你且住了。我今日还未用早膳,待我进了膳,再来与你一决雌雄。”行者闻言,心中暗笑:“这妖怪倒是有趣,打不过便想跑,还找个如此蹩脚的借口。”但他也不点破,收了铁棒,说道:“‘好汉子不赶乏兔儿’,你去,你去!吃饱些,好来领死!”
那妖王见行者如此轻易便放他走,心中大喜,连忙转身闯入洞中,对娘娘道:“快将宝贝拿来!”娘娘道:“要宝贝何干?”妖王道:“今早叫战者,乃是取经的和尚之徒,叫作孙悟空行者,假称‘外公’。我与他战到此时,不分胜负。等我拿宝贝出去,放些烟火,烧这猴头。”娘娘听闻此言,心中不禁“咯噔”一下,暗自思忖道:“这可如何是好?若不取出铃儿,恐他见疑;若取出铃儿,又恐伤了孙行者性命。”一时间,娘娘心乱如麻,踌躇不定。那妖王见娘娘迟迟不肯取出铃儿,心中愈发焦急,连声催促道:“快拿出来!”娘娘无奈,只得将锁钥打开,把三个铃儿递与妖王。妖王拿了铃儿,便急匆匆地走出洞去。娘娘坐在宫中,泪如雨下,心中默默祈祷:“但愿行者能逃过此劫。”然而,她和妖王都不知道,这三个铃儿并非真的宝贝,而是行者使的一个计策。
那妖怪气势汹汹地踏出房门后,立刻占据了上风位置,扯着嗓子大声叫嚷起来:“孙行者啊,你休想逃走!快给本大王站住,且看看我手中这神奇的铃铛!”孙悟空见状,不仅没有丝毫畏惧之色,反而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戏谑的笑容,回应道:“嘿哟喂,你这家伙居然还有铃铛?难道只有你有吗?告诉你吧,俺老孙也有呢!而且你会摇动它,难道我就不会了不成?”
听到这话,妖王心中不禁有些诧异,但还是强装镇定地质问道:“哦?既然如此,那你倒是把你的铃铛拿出来让本王瞧瞧啊!”只见孙悟空不慌不忙地将手中那根威力无穷的金箍棒轻轻一捏,瞬间就变成了一根精致小巧的绣花针儿,并小心翼翼地藏在了耳朵里面。紧接着,他伸手往自己腰间摸索而去,很快就解下了三个散发着神秘光芒的宝贝。然后,孙悟空一脸得意洋洋地对着妖王晃了晃手中之物,高声喊道:“呔!睁大你的眼睛好好看看,这难道不是俺老孙的紫金铃儿吗?”
妖王定睛一看,顿时被眼前所见惊得目瞪口呆,嘴里喃喃自语道:“哎呀呀,真是奇怪,太奇怪啦!他的这个铃儿怎会跟我的铃儿一模一样呢?就算是用同一个模子铸造而成的,经过精心打磨之后,多多少少也应该有点差别才对啊!比如多几个瘢痕,或者少个蒂柄之类的。可为何竟然这般毫无差异呢?简直就是分毫不差啊!”想到这里,妖王越发觉得此事蹊跷无比,于是再次开口询问道:“哼,孙猴子,你赶快如实招来,你这铃儿究竟是从何处得来的?”
面对妖王的质问,孙悟空眼珠一转,计上心来。他故意摆出一副高深莫测的模样,反问道:“嘿嘿,贤外甥啊,依我看呐,倒不如先由你来告诉俺老孙,你那个铃儿又是从何而来的呢?”妖王一时之间竟未察觉到其中有诈,老老实实地回答道:“哼,本王这铃儿可是大有来历的!想当年,乃是太清仙君耗费无数心血,在那八卦炉中历经千辛万苦长久炼制而成的。此铃一旦结成,便被誉为无上至宝,后来被太上老君特意留下来,一直流传至今。怎么样,怕了吧?”
行者听后不禁哈哈大笑起来,脸上洋溢着得意之色,说道:“老孙的这宝贝铃铛啊,来历可不一般呢,也是在那个时候得到的哟。”妖王听闻此言,好奇心顿起,连忙追问道:“哦?究竟有怎样的出处呢?快快说来与本王听听。”行者眼中闪过一丝狡黠,缓缓开口道:“我这铃儿可是大有来头啊!乃是当年道祖于兜率宫中炼制丹药之时,精心打造而成。此铃经过金铃抟炼,置于炉中历经千锤百炼方才成型。而且它还有神奇之处,其中蕴含着二三如六循环之妙法,更有趣的是,我的这个乃是雌性铃铛,而你的则是雄性铃铛。”
妖王听后眉头微皱,面露疑惑之色,质疑道:“哼,休要胡言乱语!这铃儿不过是一件法宝罢了,既非飞禽走兽,又何来雌雄之分?只要能摇动出宝物来,便是件好宝贝!”行者双手抱胸,自信满满地回应道:“空口白话可作不得数,是真是假,一试便知。不如就让你先来试试吧。”
那妖王见状,心想倒要看看这猴子所言是否属实,于是当真拿起自己手中的第一个铃儿,用力地摇晃了三下。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并未见到半点火星冒出。妖王心中一怔,但仍不死心,紧接着又拿起第二个铃儿再次晃了三晃,依旧没有半缕青烟飘出。最后,他把希望寄托在了第三个铃儿上,使出浑身解数拼命晃动了三次,结果还是不见一粒沙子出现。
这下子,妖王彻底慌了神,手忙脚乱地嚷道:“哎呀呀,奇了怪了!难道如今世道都变啦?这铃儿莫非是怕老婆不成?雄铃一见雌铃在此,竟然吓得不敢现身了!”
只见那行者大声喝道:“贤甥啊,快快停下手来,且待俺老孙也来摇摇这铃铛,让你见识一下其中厉害!”说罢,那孙行者身形一闪,瞬间便到了近前,伸出一只毛茸茸的大手,一把紧紧地攥住了那三个铃铛,然后用力一摇。
刹那间,只见那红火如怒龙般腾空而起,张牙舞爪;青烟似蟒蛇一般蜿蜒盘旋,吞云吐雾;黄沙则像滚滚洪流汹涌澎湃,遮天蔽日。三者交织在一起,齐声怒吼,气势汹汹地朝着四周席卷而去。所过之处,树木被熊熊烈火灼烧得噼里啪啦作响,山峰也仿佛要被烧成灰烬一般。
大圣见状,口中念念有词,猛地朝着巽地方向高声叫道:“风来!”话音未落,只听得一阵狂风呼啸而来,犹如千军万马奔腾而至。这风势极为迅猛,与那火势相互呼应,一时间火光冲天,黑烟弥漫,整个天空都被映得红彤彤一片,好似末日降临一般。而那漫天的烟火和遍地的黄沙更是交织成一幅恐怖的景象,让人不寒而栗。
那赛太岁原本还趾高气扬,此刻却被吓得面无人色,魂魄都几乎要飞出体外。它左冲右突,想要逃离这片火海,但无奈火势凶猛,根本无处可逃。眼看着就要葬身于这熊熊烈焰之中,性命难保!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忽然听到半空中传来一声凌厉的高呼:“孙悟空,我来啦!”行者闻声急忙回头望去,只见云端之上,观音菩萨脚踏祥云缓缓而来。她左手托着一个晶莹剔透的净瓶,右手轻拈着一根翠绿的杨柳枝,正微笑着注视着下方。
行者心中一惊,赶忙将手中的铃铛迅速藏入腰间,随即双手合十,恭恭敬敬地跪倒在地,向着菩萨连连叩首。那菩萨微微一笑,挥动手中的杨柳枝,轻轻朝着下方连拂几下。顿时,几滴清凉的甘露从天而降,宛如甘霖普降大地。
眨眼之间,那漫天的烟火和遍地的黄沙就像是遇到了克星一般,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只剩下一片狼藉的山林和惊魂未定的众人。行者再次叩头谢恩,诚惶诚恐地道:“弟子不知大慈大悲的菩萨亲临凡间,有所冒犯,还请菩萨恕罪。敢问菩萨此番前来,所为何事?”菩萨轻声说道:“我特意前来收服此妖孽。”
行者连忙问道:“这妖怪究竟是何来历,竟敢劳烦菩萨您亲自下凡收服?”菩萨微笑着回答道:“他乃是我所骑乘的金毛犼。只因牧童在看守时打盹睡着了,一时疏忽,让这孽畜咬断了铁索逃了出来,恰好来到了朱紫国,与那国王有一段消灾解难的缘分。”行者听了,急忙躬身说道:“菩萨您这话可就说错了。这妖怪在这里欺骗国君,欺压皇后,败坏风俗,伤风败俗,给国王带来了灾难,您怎么能说是消灾呢?”菩萨耐心地解释道:“你有所不知。当年朱紫国先王在位之时,这位国王还是东宫太子,尚未登基。他年幼的时候,非常喜欢打猎。有一次,他率领人马,放纵鹰犬,来到了落凤坡前。当时,西方佛母孔雀大明王菩萨所生的两个孩子,是雌雄两只雀雏,正在山坡下休息。不料,被这位国王张弓搭箭,射伤了雄孔雀,雌孔雀也带着箭伤飞回了西方。佛母得知此事后,深感懊悔,于是下令让国王拆凤三年,身患啾疾。那时,我正骑着这只金毛犼,听到了佛母的吩咐。没想到这孽畜竟然留了心,特意跑来欺骗皇后,与国王消灾解难。如今,三年期限已满,国王的冤孽也已消除,幸好你前来救治国王的疾病。我特地前来收服这只妖怪。”
行者瞪大双眼,义愤填膺地说道:“菩萨啊,虽说这其中有如此曲折的故事,但此怪竟然胆敢玷污皇后,这种行为简直就是败坏风俗、有伤风化,严重违背伦理纲常和律法,实在是罪该万死啊!如今承蒙菩萨您亲自降临,饶恕了他的死罪,可这活罪万万不能赦免。就让俺老孙打上他二十大棒,权且当作惩戒,然后交由您带回吧。”
菩萨微微皱眉,语重心长地劝道:“悟空啊,你既然知晓我此番亲身下凡前来处理此事,便应当看在我的面子上,将所有罪过一并饶恕了吧;如此一来,也算是你立下的一番降妖除魔的功劳呀。倘若真的动起了棍棒,恐怕他也就性命难保啦。”
行者心中虽仍有些愤愤不平,但终究还是不敢违抗菩萨的旨意,只好恭敬地拱手拜道:“菩萨既然要将他收回海中,那日后切不可再放任他私自降下人间,以免造成更大的祸患啊!”
就在这时,只听得那菩萨高声怒喝道:“孽畜!还不快快恢复原形,更待何时!”话音未落,只见那妖怪就地打了一个滚儿,瞬间现出了原本的模样,接着抖动了一下身上的毛绒,菩萨轻盈地跨坐上去。然而,菩萨低头朝着自己的颈项处一望,却发现那三个金铃不见了踪影。于是,菩萨转头看向行者,厉声道:“悟空,快把我的铃铛还给我。”行者一脸无辜地摊开双手,连忙摇头答道:“老孙确实不知道啊。”
只见那菩萨蛾眉倒竖,杏眼圆睁,怒声呵斥道:“好你个不知死活的贼猴!若非是你胆大包天偷走了我的这铃铛法宝,莫说是区区一个孙悟空,就算是再来十个像你这般厉害的角色,也决然不敢轻易靠近于我!快快将其交出来!”
行者却不慌不忙地嬉笑着回答道:“菩萨明鉴啊,俺老孙可真没见过什么铃铛呀。”菩萨见状,冷哼一声说道:“既然你执意不肯承认,那就休怪贫僧无情了,待我念起那紧箍儿咒来,看你还如何嘴硬!”
一听这话,行者顿时慌了神,连忙摆手叫道:“哎呀呀,千万别念,千万别念!那铃铛就在这儿呢!”果真是应了那句老话:犼项金铃究竟该由谁来解开呢?到头来,能够解开这个谜团的人,还是当初系上这铃铛之人呐。
菩萨见行者乖乖交出了铃铛,便伸手将其轻轻套在了犼项之上,随后飞身而起,稳稳当当地端坐于云端高处。但见她坐下的那头犼兽,四只蹄子之下竟生出朵朵绚丽夺目的莲花火焰,熊熊燃烧着;而它浑身所披挂的金色丝线,更是闪烁出令人目眩神迷的光芒,仿佛要刺破苍穹一般。菩萨怀着一颗大慈大悲之心,径直返回南海而去,暂且按下不表。
且说那孙大圣迅速整理好了自己的衣裙,双手紧握金箍棒,气势汹汹地杀进了獬豸洞中。那些个妖怪喽啰们哪里抵挡得住大圣的神威,眨眼间便被打得屁滚尿流、哭爹喊娘。大圣毫不留情,直将这群妖众怪统统击毙,彻彻底底地剿灭清除得干干净净。紧接着,他一路来到宫殿之中,请那位受难多时的圣宫娘娘速速回国。那娘娘对大圣感恩戴德,不停地磕头行礼,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行者微微一笑,然后将菩萨前来降妖以及拆解凤凰婚姻之事的前因后果详细讲述了一番。末了,他又找来一些柔软的青草,巧手编织成了一条栩栩如生的草龙,并嘱咐道:“娘娘请放心地跨上去吧,闭上眼睛不要害怕,俺老孙自会带着您平安回到朝中面见圣上的。”
且说那娘娘恭恭敬敬地遵循着行者的嘱咐行事,只见行者施展出神奇的神通法术,刹那间,耳畔风声呼啸作响。仅仅过了半个时辰左右,他们已然顺利地带进了城。随后,行者稳稳地按下云头,轻声呼唤道:“娘娘,请您睁开双眼吧。”
那皇后听闻此言,缓缓地睁开眼睛,目光所及之处,竟都是熟悉无比的凤阁龙楼。她心中不禁涌起一阵喜悦之情,连忙撇下手中的草龙,与行者一同登上那金碧辉煌的宝殿。
而此刻,殿中的国王远远望见娘娘归来,心急如焚地下了龙床,快步朝着娘娘奔去,迫不及待地想要拉住娘娘的纤纤玉手,倾诉这分别以来的离愁别绪。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当国王刚刚触及娘娘的玉手时,突然间发出一声惨叫,整个人猛地跌倒在地,口中不住地叫嚷着:“哎呀呀!手疼啊!手疼啊!”
一旁的八戒见状,忍不住捧腹大笑起来,嘲笑道:“瞧瞧你这副模样,真是没有福气享受美人恩呐,才刚一见面就要被蜇杀喽!”行者瞪了八戒一眼,说道:“你这呆子,难道还敢去拉扯娘娘不成?”八戒满不在乎地回答道:“就算我拉扯她一下又能怎样呢?”行者赶忙解释道:“娘娘的身上长满了有毒的尖刺,尤其是手上更是蕴含着蜇人的阳气剧毒。自从她来到麒麟山之后,与那可恶的赛太岁共度了整整三年时光,那妖怪都不敢轻易沾染她的身子。但凡有人碰到她的身体,立刻就会感到浑身剧痛;若是不小心触碰到她的双手,那就会遭受手疼难忍的苦楚。”
众人听到行者这番话后,纷纷面露忧虑之色,交头接耳道:“照这样说来,可如何是好啊?”一时间,宫殿之外的众多官员们忧心忡忡,满心疑虑;而宫殿之内的妃嫔们则个个惊恐万分,花容失色。就在这时,旁边的玉圣和银圣两位宫女急忙上前,小心翼翼地将倒在地上痛苦呻吟的君王搀扶起来。
俱正在仓皇之际,忽听得那半空中,有人高声叫道:“大圣,我来也。”行者抬头仰望,只见那:
肃肃之声,如鹤唳九霄,直冲天际;飘飘之姿,似仙子下凡,径至朝前。缭绕的祥光,道道闪耀,宛如璀璨星辰;氤氲的瑞气,翩翩舞动,仿若梦幻彩云。棕衣苫体,散发出缕缕云烟,如梦如幻;足踏芒鞋,轻盈罕见,宛如仙人降临。手执龙须蝇帚,丝绦腰下围缠,更显超凡脱俗。此人正是大罗天上的紫云仙,今日特为临凡解魇而来。
行者连忙上前迎接,问道:“张紫阳,你欲往何处?”紫阳真人直至殿前,躬身施礼道:“大圣,小仙张伯端这厢有礼了。”行者还礼道:“你从何而来?”真人道:“小仙三年前曾赴佛会。那日路过此地,见朱紫国王有拆凤之忧,我担心那妖怪会玷污皇后,坏了人伦纲常,日后国王与皇后难以复合。于是,我将一件旧棕衣变化成一领新霞裳,霞光四射,五彩斑斓,献给妖王,让皇后穿上妆扮一新。那皇后穿上后,身上便生出一身毒刺。这毒刺,其实就是棕毛所化。今日得知大圣成功降妖,特来为皇后解除毒刺之魇。”
行者说道:“既然如此,那就有劳你远道而来了,还请快快为娘娘解脱吧。”真人闻言,迈步向前,对着娘娘伸出手指轻轻一点,那件棕衣便瞬间脱落。娘娘的身体立刻恢复如初,完好无损。真人将棕衣抖了抖,重新披在身上,然后对行者说道:“大圣,请勿见怪,小仙就此告辞了。”行者连忙说道:“且慢,还请稍作停留,待君王表达谢意之后再走也不迟。”真人微笑着回答道:“不必了,不必了。”说完,便拱手作揖,长啸一声,化作一道金光,腾空而去。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皇帝、皇后以及众多大臣们都惊慌失措,他们纷纷朝着天空叩拜行礼。
众人拜谢完毕后,皇帝立即下令打开东阁,设宴款待四位高僧,以表达对他们的感激之情。君王率领众人跪地叩拜,感谢他们的救命之恩,夫妻二人也终于得以重聚,享受重逢的喜悦。正当大家欢宴之时,行者突然喊道:“师父,把那封战书拿出来。”长老从袖中取出战书,递给了行者。行者又将战书递给国王,并说道:“这封战书是那妖怪差遣小校送来的。那个小校已经被我打死,他原本是来报功的。后来,我又回到山中,变成小校的模样,进入洞中回复那妖怪,因此得以见到娘娘,并盗出了金铃。不过,我差点就被那妖怪抓住了,幸好我又变化身形,再次将金铃偷了出来,与他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战斗。幸好遇到了观音菩萨,她将那妖怪收服,并向我讲述了拆分金铃的方法……”
从头至尾,详细地讲述了一遍事情的经过。那举国君臣内外,无一人不心怀感激,对唐僧师徒称赞有加。唐僧说道:“这一方面是贤王的福分,另一方面也是我小徒的功劳。今日承蒙盛宴款待,我们感激不尽!至此,我们也该拜别了,以免耽误贫僧向西取经的行程。”那国王再三恳切挽留,但唐僧去意已决,国王只好更换了通关文牒,大排銮驾,恭请唐僧稳坐龙车。那君王、妃后,都亲自捧着车毂,推动车轮,为唐僧师徒送行。
正是:
有缘洗尽忧疑病,绝念无思心自宁。
毕竟这一去,后面还会有什么吉凶之事呢?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