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沫笑着回应道,各行都有各自的规矩,她只管做好手中的绣品就行。
赵娘子之所以非常喜欢她的一个原因是她在处理事情时分寸拿捏得十分得当。
作为商家,最怕的就是手下的工匠擅自与买家直接接触,特别是对于嘉沫这样技艺出色的绣工来说,这更是不可逾越的一条红线。
“来,先让我看看你的成品吧。”
赵娘子伸手接过嘉沫带过来的新一批绣品。
之前见识过了嘉沫那张闻名遐迩的百骏图,这次见到眼前的江河山水图虽然没有太过震撼,但依旧觉得非常不俗。
“如果单看这一片图案的话其实挺普通无奇的,但整体拼接起来之后视觉效果却是出奇得好!”
“确实是这样,我在绣制这些细节的过程中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感受,可是当整幅作品完成之时,我才真正被它的美丽所触动,甚至一度舍不得交给别人呢。”
嘉沫在旁边也同样认真地观赏着自己辛苦数日终于得到的作品成果,内心无比欢喜满意。
“这件刺绣一定能够让买家感到满意,你就等着好好赚上一笔吧。”
说着,赵娘子面带微笑地将这件炕屏小心翼翼地用布包裹了起来,等待下一步交付给预定好的客人。
“你还记得之前卖给你房子的那个读书人吗?”
赵娘子一边整理着杂物,一边随意地提出了这个话题。
“嗯?出什么事了吗?”
嘉沫立刻停下手里的活儿,关心地问道。
“他老人家身体不行了,最近一直生病卧床,打算把手里剩余的一些土地卖出去一部分,用来凑一些医疗费以及安葬费用。”
赵娘子叹了口气,脸上显露出一丝惋惜之情。
“本来我也考虑过买下那片地的,但是,你看,今天我婆婆他们的行为让我感到十分寒心。在这种情况下,我现在改变了自己的想法,不打算再买下了,把这个好机会留给你吧,也算是间接帮他一把了。”
赵娘子解释说,眼中闪烁着些许复杂的情绪。
听到这番话,“地有多少?”
嘉沫不禁有些好奇了起来,询问道。
虽然自己并不怎么懂这方面的事情,但总归是难得的机会,或许值得一试也未可知呢?
“总面积有二十亩左右,其中最好的上等地块占十三亩,而中等质量的土地大概七亩左右。”
赵娘子具体介绍了一下,显然对此非常了解。
接着她又补充说:“那片地的实际价格被人为地压得很低,主要是因为那位老先生觉得我的情况挺困难的,才想出手相助,并没有想要赚很多钱的意思。”
这倒是引起了几分同情,“价钱到底是怎样计算的呢?”
嘉沫忍不住追问起来。
赵娘子回忆道:“他起初给出的价格是每亩一百五十两银子的样子,后来我们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后最终降到了大概每亩一百一十两银子上下。”
考虑到实际价值后,“这样的价格已经算是相当合理的了,而且那边还有一个很不错的天然水源可以用来灌溉农作物,另外土壤条件也是极其优异的,种什么都特别容易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