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尘于是回答:“所以,我这不是拿来跟大伙商议吗?”
这?
几个人一下看着苏尘,已经感觉到了浓浓的鄙视。
这时,
老朱笑了笑,说:“安国公啊,别卖关子了……你继续说吧……咱们都听着呢!咱琢磨着,安国公是说物贵伤民?”
嗯,
苏尘也点点头:
“皇上,对!就是如此!两万万两白银啊,进入大明,焉能没有后果啊……那些赚到钱的,自然是追涨船高,也没多少影响,可那些没赚到钱的,日子就苦了……可谓是一落千丈啊!”
嗯嗯!
老朱立即点头,沉声说:“好!安国公思虑周到,心中有民!咱非常赞赏!额,那安国公,你说说,该当如何啊?”
这时,
刘三吾、方孝孺、黄子澄、齐泰也明白了——
朝廷的俸禄,这两年也提高了,
那些参与了贸易的民户都赚到了钱,可那些还在种地的,以及没有参与的,的确是一落千丈,照此下去,很快就就要揭不开锅了。
想到这里,
这几个人也都忽然对苏尘佩服起来。
刘三吾忍不住说:“安国公仁心啊!老夫佩服!”
嗯嗯,
“刘先生不必客气,我等就是要奉行皇上的王道,不可让万民参差不齐……”
苏尘也知道——
这些儒生不是没用!
他们的用处就是平抑天下,由他们来给朝廷的平抑政策提供舆论支持,否则国家也会堕入极大的不平衡之中,那就会进入万劫不复之地了。
因此,
苏尘这番话也是真心的。
嗯嗯,
这时,
老朱满脸喜色,脱口说:“好!好啊,朝廷就该这样!要是群臣都像你们这样,天下早就太平啦……”
他也忍不住感慨——
这样的场景虽好,却是可遇不可求!
天下事如果都是这么好说话的,又怎么会大乱呢?
想到这里,
他悠悠地说:“安国公啊,你说吧!该怎么干?咱都支持你!”
嗯嗯,
苏尘自然也很感慨——
如果朝廷没有胡惟庸、李善长这样的,事情当然就好办多了。可问题就是这些人永远都会存在。就算胡惟庸、李善长不存在,也会有燕王这样的野心藩王!永远都不会消停……
想到这里,
苏尘摇摇头,继续说:“皇上,臣以为,外洋商人使用大明宝钞,也没有问题,最好是各国全都用大明宝钞,那就能杜绝此弊!”
啊?
各国都用大明宝钞?
话音落处,
整个殿内安静一片——
不可能吧?
谁肯啊?
他们用了大明的钞,那不是大明的附属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