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此时李善长抬了抬老眼,望向朝堂之中,满怀期待的文臣们,却是缓缓抬脚,走出一步。
向着朱元璋拱手,沉声说道:“此策大善!”
“无论文武,皆该削去免税之权!”
“微臣愿以身作则,李家所有田地,今后正常纳税,并且以往十几年所免除的赋税,微臣也愿还给朝廷!”
“这位高人身怀大才,微臣以为,应当给予官位,请来为朝廷效力!”
宋濂人都傻了,愕然的望向李善长:“李公,你”
就在群臣们都是一时反应不过来的时候,下一刻,却只见到,刘伯温也缓缓迈出一步!
他脸色认真的说道:“启禀上位,此策功在千秋万代,虽一时有些阻力,却能保我大明千秋万代。”
“微臣愿为推行此策,略尽绵薄之力。”
“刘家所有田地,尽数正常纳税!”
朝堂寂静无比,落针可闻。
群臣都已经不只是震惊,更有些发蒙,脑子有些理不过来,事情的发展。
徐达,蓝玉,李善长,刘伯温,共同站出来,为那位神秘高人撑腰!
要知道,这四人,分别代表着军方的现在第一人,未来第一人,淮西勋贵集团领袖,浙东集团领袖。
这四人,甚本包括了朝堂上最大的四个派系。
他们平日里有各种利益纠葛,争斗不休。
但现在,他们四人,却能同时站出来,同时支持一人。
哪怕是做梦,群臣也不敢梦到这一幕
此刻,宋濂看到这一幕,也是有些如梦似幻,突然身上有些发寒。
那位高人到底是什么人
群臣不知道的是,这几人都见过那位高人,也知道朱元璋在这件事上的决心,所以都同时拥护。
而此刻朱元璋看到群臣的反应,微微一笑,很是满意,意味深长的开口说道:“现在,还有谁反士绅一体纳粮政策的”
群臣赶忙低头,不敢再发一言!
朱元璋便是满意的点点头说道:“不错,那这个事,就这么定了。”
群臣口中发苦,但是看到那边的徐达等四人,却是只能咬牙,将满心苦楚咽到肚子里。
而此时,朱元璋却是满意的点点头,望向群臣:“那就议一议第二件事。”
“说起来,这还是咱大孙子,亲自给咱提出来的国策!”
太孙提出的国策
群臣皆是面露惊讶之色,面面相觑。
连李善长,刘伯温二人也是一愣,有些皱眉不解。
朱雄英不是才十岁吗
他懂什么是国策
朱元璋看到众人的惊讶神情,却是越发的得意说道:“咱大孙天生聪慧,一眼看出了咱大明朝廷的弊病。”
“也就是这个丞相的事”
群臣听到丞相两个字,顿时是头皮发麻。
而朱元璋却是淡笑一声:“咱大孙的意思是,咱虽彻底废除了丞相之位,但这丞相之权,可以分割一二。”
“其一,建立内阁!”
“将丞相的建议之权,分给几位内阁中的臣子,称之为拟票。”
“其二,便是批红权!”
“只是这批红权有个弊病,尔等可知”
说到这里,朱元璋脸色顿时变得严肃起来。
就像是今天,任以虚提问他那样,他也提问起了群臣。
而群臣却是眉头紧皱。
批红权
皇帝御笔朱红,便是决策,所以批红权便是决策权。
这个大家都能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