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之上,气氛沉闷的压抑。
官员们如同被寒霜打过的茄子,一个个低垂着头,眼睛死死地盯着地面。
整个朝堂安静得只能听到偶尔的呼吸声,那呼吸声也是小心翼翼的。
朱允熥见状,嘴角微微上扬,一抹若有若无的笑意浮现在他的脸上。
他缓缓开口:“众爱卿为何一言不发?”
他扫视着众官员,眼神中透着一种明知故问的戏谑。
他当然知道这些官员为什么不说话,就一个原因,被杀的怕了。
朱允熥就是故意这样问的。
他深知之前自己的手段有些强硬,官员们对他的决策往往不敢轻易发表意见,生怕说错话引来杀身之祸。
官员们内心此时正如同翻江倒海一般,五味杂陈。
他们中的一些人在想:“这皇太孙明知故问,可我们哪敢轻易开口。”
“之前那些因为说错话而丢了性命的官员仿佛就在眼前,那血腥的场景至今仍历历在目。”
“我们可不想因为一时的口舌之快,就落得个身首异处的下场。”
一个胆小的官员,身子微微颤抖着,心里默默念叨着:“还是闭嘴为妙,千万不能引起注意。”
还有些官员心中暗自抱怨:“以往朝堂虽说也有威严君主,但像如今这样压抑的氛围实在罕见。”
“想我等饱读诗书,本应在朝堂上畅所欲言,为大明的发展出谋划策,尽情施展自己的才华。”
“可现在呢?只能瑟缩在角落里,因为害怕而不敢吭声,实在是可悲。这到底是怎么了?难道这就是为官之道吗?”
一位老臣皱着眉头,他的眼神中透着一丝无奈和悲哀,心中思索着:“这皇太孙的手段太过强硬。”
“虽说可能是为了整顿朝堂风气,但也让我们这些做臣子的如履薄冰。”
“这样下去,朝堂之上哪还有什么直言敢谏之人?”
朱允熥见状,笑着说道:“既然大家都不说,那咱就给你们布置一个任务,都回家写自己想要推荐的迁都地点,然后写出优缺点和金陵做对比。”
他的笑容依然挂在脸上,却又透着不容置疑的坚定。
他的声音不高不低,却每一个字都清晰地钻进官员们的耳朵里。
官员们一听,全都愣住了。
他们从未遇到过这样的任务安排。
一位年轻官员心里想:“这皇太孙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这任务可真是奇特,不过不用在朝堂上当场表态,倒也让我松了口气。”
“现在只要回家写东西就好,至少可以斟酌再三,不用担心一时冲动说错话了。”
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疑惑,但又有一丝庆幸。
他微微抬起头,偷偷看了一眼朱允熥,又赶忙低下头,生怕被发现自己的小动作。
一位比较有经验的官员则在思考:“这个办法看似古怪,实则巧妙。”
“既给了我们表达意见的机会,又避免了朝堂上可能的冲突。”
“看来皇太孙也并非一味地强硬,还是希望我们能积极参与朝政的。”
“这或许是一个转机,一个让我们重新在朝堂上发挥作用的机会。”
他微微点了点头,像是在肯定自己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