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域的战场上,硝烟弥漫,刚刚经历一场激战的朱棣军队正在安营扎寨。
士兵们虽然满脸疲惫,但依旧有条不紊地执行着任务。
朱棣身着沾满尘土与血迹的战甲,步伐略显沉重地穿梭在营帐之间。
他那原本英气逼人的脸庞上满是疲惫,但眼神中依旧透着坚定。
营帐里,伤兵们的呻吟声此起彼伏。
军医们正在紧张地救治伤员。
在一个较大的营帐内,几张简易的床铺并排摆放着,上面躺着伤势各异的士兵。
一名军医正弯着腰,仔细查看一个胸部受伤的士兵。
他轻轻剪开士兵沾满鲜血的衣物,眉头紧皱,口中喃喃自语:“这伤口深得很,得小心处理。”
但伤员还是忍不住痛呼出声。
军医赶忙安慰道:“兄弟,忍着点,这箭伤得把里面的淤血清理干净。”
这是个精细活儿,军医的手稳如磐石,眼睛紧紧盯着伤口,额头上却渐渐渗出了汗珠。
朱棣走到每一个伤员跟前,仔细查看他们的伤势,眼神中充满了关切与愧疚。
他蹲下身子,轻轻扶起一个腹部受伤的士兵,声音温和地问道:“感觉如何?伤口还疼得厉害吗?”
士兵吃力地睁开眼睛,看到是朱棣,想要挣扎着起身行礼。
朱棣赶忙按住他,说道:“躺着就好,不必多礼。”
士兵感激地看着朱棣,虚弱地回答:“殿下,小的没事,就是这伤口有点疼,不碍事的,还能继续为殿下杀敌。”
朱棣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安慰道:“好好养伤,你已经很英勇了。”
就在这时,朱能走了过来,他的脸上带着凝重的神情。
朱能先向朱棣行礼,朱棣微微点头,示意他起身。
随后,朱能犹豫了一下,还是开口说道:“殿下,这一战,我们损失不小。”
朱能说着详细的伤亡数字,声音有些哽咽。
到最后,实在是说不下去了。
朱棣听完,无奈地叹息了一声。
这声叹息中,包含着对死去士兵的悲痛,对受伤士兵的心疼,还有对战争残酷性的无奈。
过了一会儿,朱棣像是想起了什么,转头问朱能:“张玉去求援已经有些时日了,你说,大概还有多久能回来?”
朱能无奈地摇了摇头,说道:“殿下,这战场上瞬息万变,实在难以预估。”
“但张玉大哥一向办事得力,想必他定会尽快带着援军归来。”
朱棣的眼神中闪过一丝忧虑,他深知自己的军队目前的处境十分艰难,敌军随时可能再次发动进攻,而他们急需援军的到来。
但此刻,他只能默默等待,同时尽可能地稳定军心,做好防御准备。
朱棣握紧了拳头,心中暗暗发誓:“无论如何,一定要坚守住,等待援军的到来,绝不能让兄弟们白白牺牲。”
就在这个时候,营寨外突然传来一阵嘈杂的呼喊声:“胡人来了!胡人来了!”
朱棣心中一紧,眼神瞬间变得犀利无比。他立刻高声呼喊:“兄弟们,胡人来袭,拿起武器,准备迎敌!”
原本疲惫的士兵们听到命令,纷纷强打起精神,迅速拿起身边的武器,冲向各自的防御位置。
中原王朝管北面的一律叫做胡人。
朱棣一马当先,抽出腰间的佩剑,率先冲向营寨门口。
朱能紧跟其后,手中的长枪紧握,眼神中透着坚定与决然。
“冲啊,杀光这些明军,抢夺他们的粮草和物资!”
一个胡人骑兵首领大声呼喊着,他的声音粗犷而又充满野性。
朱棣的军队严阵以待:“兄弟们,坚守住,不能让这些胡人冲破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