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想法在他心中不断蔓延,让他越发觉得自己比不上朱允熥。
原本挺直的脊背也不自觉地微微弯了下去。
大船缓缓停靠在码头后,朱允熥率先带着马和等人下船。
跟在他们身后的一众小国的王们也纷纷踏上了金陵的土地。
这些小国的王们一上岸,便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
他们看着码头边整齐排列的建筑,那高大而坚固的砖石结构,精美的雕刻装饰,无不彰显着大明的繁荣与昌盛。
再瞧瞧周围的百姓们,个个衣着整洁,面色红润。
与他们自己国家中那些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的百姓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街道上行人来来往往,热闹非凡,各种商铺琳琅满目,货物堆积如山。
这些小国的王们不禁瞪大了眼睛,满脸的震惊之色。
“不愧是大明,不愧是天朝,就是厉害啊!这可比我们的国家繁荣得多了,真是大开眼界!”
他们一边走,一边左顾右盼,眼中满是对大明的敬畏与羡慕。
心中暗自感慨自己国家与大明的差距之大。
百姓们看到那些跟在朱允熥身后的小国的王们时,顿时生出了一股优越感。
那些小国的王们,虽说顶着个“王”的头衔,可身上穿的衣服却大多是破旧不堪的。
有的甚至还打着补丁,与大明百姓们平日里穿着的整洁布衣相比,显得寒酸至极。
百姓们心中暗自想道。
这就是所谓的“王”,还不如咱们普通百姓过得好。
这种对比让百姓们越发觉得当大明的百姓简直太幸运了。
他们生活在这样一个繁荣昌盛的国家,有安稳的生活,丰富的物资。
比起这些小国来,简直是天壤之别。
同时也对自己身为大明百姓的身份更加认同,心中满是自豪之情。
朱允熥大步流星地朝着朱元璋走去,每一步都迈得沉稳有力,身上的铠甲随着他的步伐发出轻微的声响。
走到朱元璋跟前,他当即单膝跪地,恭敬地说道:“拜见皇爷爷!”
朱元璋见状,急忙快步走上前去,双手扶起朱允熥,眼中满是慈爱与喜悦,说道:
“真是咱的好大孙!瞧瞧你,这黑了,也瘦了,在外面可吃了不少苦吧?”
朱元璋一边说着,一边仔细打量着朱允熥,伸手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
朱允熥站起身来,笑着回应道:“孙儿不辛苦。”
“此次出征,能为大明立下些许功劳,孙儿心里高兴还来不及呢,这点辛苦算不得什么。”
朱元璋听了,欣慰地点点头,说道:“好,好啊!咱就知道你这孩子有出息,这次可真是给咱大明争光!”
祖孙二人你一言我一语地说着,虽只是简单的几句对话,却满含着浓浓的亲情与关怀。
简短的对话过后,朱元璋笑着拉起朱允熥的手,说道:“走,大孙,跟皇爷爷上马车,咱爷俩好好唠唠。”
说着,便拉着朱允熥朝着他专属的马车走去。
朱允炆在一旁看到这一幕,习惯性地也准备跟着上去。
以往每次出行,他作为皇太孙,都是跟着皇爷爷一起坐马车的,这几乎已经成了一种惯例。
然而,这次他刚迈出几步,便被护卫们拦了下来。
一名护卫恭敬地说道:“太孙,陛下交代了,要和桂王殿下谈心。”
朱允炆如遭雷击,整个人瞬间愣住了。
他呆呆地站在原地,望着朱元璋和朱允熥远去的背影,心中一阵酸涩。
他怎么也没想到,这次自己竟然会被拦下来,不能像往常一样和皇爷爷同乘马车。
这看似小小的一个举动,却让他深切地感受到了自己在皇爷爷心中地位的变化。
他觉得自己仿佛正在逐渐失去皇爷爷的宠爱,而朱允熥却越发得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