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炆脚步匆匆,所经之处带起一阵微风,衣摆随风飘动。
他的额头渐渐冒出了汗珠,却也顾不上擦拭。
正走着,迎面碰上了刚从御书房出来的朱允熥。
朱允炆一见到朱允熥,便急匆匆地上前,眼神中带着质问,语气不善地问道:
“允熥,我听闻你抓了衍圣公回来,你打算怎么处置他?”
他的质问带着不容置疑的急切。
朱允熥微微抬眼,平静地回答道:“杀。”
朱允炆一听,大惊失色,急忙说道:“不能杀,那衍圣公身份何等尊贵。”
“他可是天下读书人的表率,若是杀了他,必定会引起轩然大波,这对我大明的稳定极为不利。”
他的话语中满是担忧。
朱允熥听了,眼神变得冷峻起来,直视着朱允炆说道:“二哥,你姓朱,还是姓孔?”
“这天下是我朱家的天下,难道是衍圣公家的?”
“他犯下如此大逆不道之事,若不惩处,我大明律法何在?”
朱允炆被朱允熥这一番话吓得一大跳,他心里一阵慌乱。
他张了张嘴,却一时不知如何反驳。
朱允熥看着朱允炆的样子,缓缓开口说道:“二哥你已经不适合当皇太孙了。”
朱允炆听闻此言,又气又恼,脸涨得通红,心里既愤怒又有些心虚,指着朱允熥说道:“朱允熥,你莫要太过分了!”
朱允熥不理会朱允炆,径直离开!
第二天上朝。
朱元璋缓缓开口,将昨晚和朱允熥商议的结果说了出来:
“咱与允熥商议之后,决定将衍圣公孔讷处斩,以正国法。”
百官们听闻这个消息,顿时震惊不已。
一位老臣瞪大了眼睛,忍不住出列说道:“陛下,这……这衍圣公可是圣人之后,天下读书人的楷模。”
“若是将其处斩,恐会引起读书人的强烈不满,还请陛下三思。”
老臣的话带着颤音。
他深知此事的严重性,鼓起勇气向皇帝进谏。
另一位大臣也附和道:“陛下,老臣也觉得此事太过仓促。”
“衍圣公府在我大明的影响力极大,一旦处斩,恐怕会有诸多后患。”
他的担忧溢于言表。
又有一位年轻些的官员站出来,满脸担忧地说:“陛下,虽说衍圣公犯了罪,可是否能考虑其他惩处方式?”
“杀了他,恐怕会动摇我大明在读书人心中的根基啊。”
年轻官员的话虽然小心翼翼,但也表达出了内心的忧虑。
朱元璋听了这些话,脸色一沉,说道:“咱意已决。”
“衍圣公犯下如此大逆不道之罪,若不处斩,我大明律法何在?”
朱元璋的话坚决有力,不容置疑。
朝堂上的百官听了朱元璋的话,顿时不敢再多言,只是面面相觑,眼中依旧满是惊愕与难以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