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炆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忧虑。
他深知自己必须得想办法应对朱允熥的崛起,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第二天,朱元璋早早地便召集大臣们来到朝堂。
商议朱允熥提出的改土归流之事。
朱元璋坐在龙椅上,环视了一圈朝堂下的文武百官,神色严肃地说道:“诸位爱卿,昨日朕收到了桂王的奏疏。”
“提及在西南地区推行改土归流之策。”
“今日便召集大家来此,一同商议此事的可行性。”
说完,他摆了摆手。
一旁的太监把写有改土归流的奏疏拿下去传阅。
全都看完后,刘三吾率先站了出来,恭敬地行礼后说道:
“陛下,改土归流一事,虽可加强朝廷对西南地区的控制,但实施起来恐有诸多难处。”
“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众多,各有其风俗和传统,若贸然推行,恐会引起当地民众的抵触情绪,进而引发骚乱。”
蓝玉却不以为然,他大声说道:“陛下,臣以为桂王殿下所提之策甚是英明。”
“如今我大明已经安稳,对西南地区的治理也需与时俱进。”
“改土归流虽有难处,但只要我们妥善处理,必能顺利推行。”
朝堂上的大臣们纷纷各抒己见,有的支持刘三吾的观点,认为需谨慎行事;
有的则赞同蓝玉的说法,觉得应该大胆尝试。
朱元璋坐在龙椅上,静静地听着大臣们的讨论,不时地微微点头,心中在权衡着各种利弊。
大臣们争论不休,朱元璋心中也在不断权衡着利弊。
讨论持续了很久,最终确实可行。
“先在广西布政使司推行。”
“由桂王全权负责,广西布政使辅佐。”
这件事刚刚敲定完,准备退朝,就又传来急报。
“报!广西布政使司急报!”
听到这,满朝文武都愣在原地。
自从朱允熥就藩后,广西布政使司的存在感一下子就高了起来。
时不时就有急报传来。
整的朝廷好像是专门为朱允熥开的一样。
紧接着,报信的人说了安南使者的事情,同时还有朱允熥说的那番话。
不等其余官员说话,朱元璋就点了点头说道:“桂王说的有道理。”
“咱也同意桂王的说法。”
“安南陈朝的事情,就让他们自己解决吧。”
他现在是越看朱允熥越顺眼,所以觉得朱允熥说啥都对。
随即,他把改土归流和陈朝使者的事情,加在一起,重新送去桂王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