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就是偏袒他们!\"李芳怒道,\"这个家都让你教坏了!\"
\"妈!\"我提高声音,\"浩子昨晚哭了一整夜,他害怕自己达不到你的期望。而小月,她只是个六岁的孩子,需要的是爱和理解,不是更多的压力。你这样逼他们,只会让他们离你越来越远。\"
李芳愣住了。这是我第一次这样跟她说话,也是第一次,把这个家庭的问题摊在阳光下。
沉默良久,李芳疲惫地挥挥手:\"算了,我累了。\"说完,她转身进了屋,留下我和小月面面相觑。
那天下午,李浩告诉我,他妈妈去镇上找校长的事情没成功,因为校长已经下班了。但他知道,这只是暂时的,更大的风暴还在后面。
\"浩子,\"我认真地看着他,\"你不必独自承担这一切。如果你觉得累,一定要说出来。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李浩点点头,眼里闪烁着坚定的光芒。我知道,这个坚强的男孩正在慢慢长大,学会面对这个不公平的世界。
几天后的家长会上,我特意观察了李芳的表现。她对李浩的态度依然严厉,每当我表扬李浩的进步时,她总是皱着眉头,小声嘀咕着\"还不够\"之类的话。但对小月,她却明显温柔许多。
会后,我拉住李芳,语重心长地说:\"李婶,我知道你是为了孩子们好,但方式可能需要调整。浩子已经很努力了,他需要的是认可,而不是只有更高的要求。至于小月,她的天性是活泼好动,强迫她安静地坐在教室里补习,反而会适得其反。\"
李芳有些不自在:\"林老师,我知道你是为他们好,但现在的社会竞争这么激烈,不多学点东西怎么行?\"
\"竞争确实激烈,\"我点点头,\"但前提是他们要有健康的心理和身体。浩子最近学习成绩开始下滑,情绪也越来越低落。小月则变得胆小怯懦,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这些,你注意到了吗?\"
李芳沉默了。我知道,我的话触动了她内心最柔软的地方。
接下来的日子,我悄悄地开始帮助这两个孩子。我利用课余时间为李浩辅导功课,减轻他的学习压力;同时,我也设计了一些适合小月的游戏和活动,帮助她在玩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
慢慢地,情况开始有了好转。李浩脸上的笑容多了起来,学习成绩也逐渐回升。小月则变得更加活泼开朗,甚至在村里的才艺比赛中获得了第一名。
一天晚上,我正在批改作业,李浩突然来了,手里拿着一张成绩单。
\"堂姐,这是我这次的月考成绩。\"他的声音有些颤抖。
我接过一看,眼睛瞪大了——数学100分,语文95分,英语92分每一科都几乎是满分。
\"浩子,你太棒了!\"我由衷地为他高兴。
李浩低下头,小声说:\"堂姐,谢谢你。是你让我明白,成绩不是唯一衡量一个人的标准。\"
我拍拍他的肩膀:\"这是你自己努力的结果。只要你尽力了,无论多少分,你都是最棒的。\"
就在这时,小月也跑了进来,手里拿着一个小盒子:\"堂姐,这是妈妈给我买的生日礼物!\"
我打开一看,是一个漂亮的手工制作材料包。李芳居然学会了尊重孩子的兴趣,允许小月自己选择想要的东西。
\"浩子,小月,\"我郑重地说,\"你们要记住,无论什么时候,你们都是独一无二的,不需要和别人比较。你们的价值不在于考试分数,而在于你们本身的特质和品质。\"
两个孩子认真地点点头。
从那以后,李浩和李小月都开始变得自信起来。李浩不再是那个畏畏缩缩、永远活在分数阴影下的孩子;小月也变得更加阳光、开朗,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
而我,也从这个家庭的故事中,深刻地理解了教育的真谛——不是强迫孩子去符合某个标准,而是帮助他们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走得自信而坚定。
多年以后,当我再次见到李浩和小月,他们已经成为优秀的成年人,各自在自己的领域取得了成功。而当初那个充满压力和焦虑的家庭,也在爱与理解的温暖下,成为了令人羡慕的幸福之家。
有时候,改变一个人的,不只是严厉的批评和过高的期望,更是那份懂得、理解和支持。而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最大的财富不是物质的丰富,而是心灵的相通和爱的传递。
回想起那些日子,我深深庆幸自己没有放弃这个挣扎中的家庭。因为有时候,一个小小的举动,一次真诚的付出,就能在绝望的深渊里种下希望的种子。而这些种子,在合适的时机,就会破土而出,长成参天大树。
春天来了,村里的田埂上铺满了金黄的油菜花。小雨穿着王大海亲手缝制的花布裙子,奔跑在花丛中,笑声像银铃般清脆。她的头发已经长长,不再像小时候那样总是一个小揪揪,而是用红头绳扎成了两个俏皮的小辫子。
\"姨!快来看!\"小雨朝我招手,小脸上沾着油菜花粉,像个小花猫,\"爸爸说这是"希望的田野"!\"
我笑着走过去,牵起她的小手。王大海坐在田埂边,专心致志地摆弄着手中的刺绣绷子。阳光下,他的侧脸依旧刚毅,只是少了几分昔日的锐气,多了几分温柔和坚韧。我注视着他,忽然发现他的手指已经能够相当灵活地穿针引线,完成复杂的针法。这双手,曾经是村里最灵巧的木匠手,如今却成了刺绣的能手。
\"大海,你的作品在省城获奖了!\"村长远远地喊着走过来,手里扬着一张鲜红的证书。
王大海猛地站起来,手中的针线活掉在地上也不管不顾。他接过证书,手有些颤抖,眼睛一下子湿润了。
\"田颖,你看到了吗?\"他把证书递给我看,上面写着\"民间工艺优秀奖\",\"我真的做到了\"
\"不只是做到了,是做得太好了!\"我由衷地说,\"大海,你应该去省城参展,让更多人看到你的作品。\"
王大海眼中闪过一丝犹豫:\"我我害怕。\"
\"害怕什么?\"我笑着捏了捏他的肩膀,\"现在已经不是当初那个连站起来都不敢想的王大海了。你连死亡都不怕,还怕什么?\"
王大海低下头,又抬头看着我,认真地说:\"我怕别人看不起我和小雨。\"
\"谁敢!\"小雨突然大声说,\"我爸爸是世界上最好的爸爸!\"
她的话惹得大家都笑了。我看到王大海眼中的阴霾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坚定的光芒。
就在这时,一辆小轿车缓缓驶入村子,停在田埂旁。车门打开,一个穿着西装的中年男人走了下来。
\"请问是王大海师傅家吗?\"男人彬彬有礼地问道。
\"是啊,您是\"我警惕地走上前。
\"我是省工艺美术学院院长张明。\"男人递出名片,\"我听说了王师傅的事迹和王小雨小朋友的画作,特意来拜访。\"
我呆住了。没听说过大名鼎鼎的张院长啊!听说他是国内顶尖的工艺美术专家,在国内外都享有盛誉。
\"张院长!\"王大海激动得不知道说什么好,连忙扶着田埂想站起来,却差点摔倒。我赶紧扶住他。
张院长连忙上前搀扶:\"王师傅别急,小心点。\"
小雨躲在我身后,怯生生地看着这一幕。张院长走过去,蹲下身子平视着她:\"小朋友,听说你画了一幅全家福?能不能给我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