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然,读书一直是件奢侈的事,做为社会主义巨婴的虾仁深知妥协的艺术,也给了他们无法拒绝的理由。
随着虾仁将自己的下马摆了出来,那些商人的眼神愈发明亮,甚至哈喇子也流了下来。
一是水泥。
水泥工坊对于环境的污染那是杠杠的,目前应天一连新建十几座水泥工坊,直接把应天的环境污染得乱七八糟。
不少御史以此为由攻击虾仁。
这部皇帝前段时间还把御史给他的弹劾本都送到他的府上,足足十几车。
皇帝还亲切的提醒到
“如果先生无法应对这些弹劾的话,那么朕也可以帮爱卿将那些家伙全部解决”
解决不了问题就解决提出问题的人这个方法有效直接,古今通用。
谢过皇帝的恩情后虾仁又以此为由广邀各地富商来应天一会。
而因为虾仁提出的这些“无法无天”的政策之后,在仕林引发了广泛讨论。
为了缓和此不利大明发展的矛盾,以南孔为由,出面邀请虾仁以及各地大户富商名流齐聚鹅湖,再商大政。
鹅湖,一百多年前陆朱曾在此进行了一次哲学史上的辩论,让这个小镇成为不少儒生心中圣地,并在此与他人辩论学问。
而这次,为了探究女性是否还要缠足与能否与男子一般一相进学之事,将在此展开一场辩论。
虾仁,虾仙人,作为强烈推动这件事情的支持者,那么他理所应当的成为了主讲人,准备接受来自各方人的挑衅。
“听说没有江南的那些儒家宗师们打算辩驳虾仙人”
“虾仙人?他何德何能被尊称仙人呢?”
“说到这虾线人了听我给你吹他可以大神通,大法力从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岛那取来并献上土豆番薯马铃薯这些神奇作物,给陛下的仙人”
“神仙方术之说不可信不过那虾人确实很有本事”
“线上来的那些作物都能达到亩产千斤,一高产的甚至能达到2000斤以上,得知这个消息之后,我爹他们可十分兴奋”
鹅湖镇的热闹很快就传了,开来部首。闲得发慌的书生也来此一游,打算听一听虾仙人的高论,毕竟能被冠以仙人之称的存在,向来不只有大法力,应该也有大道行。
当然这毕竟只是一座小镇,虽然得益于100多年前的鹅湖之会,让此地成为文人墨客争相打卡之地,但接待能力始终不高。
为了迎接这一波流量,朝廷除了派遣锦衣卫坐镇之外,还发动不少士绅,接待来自天南海北的文人墨客。
不过这一切的准备都是需要时间,最终双方定于建文二年12月12日,于鹅湖共商大政。
接下来他们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来筹备,不过在此之前下人还要忙活另外一件事情,修书。
这帮文人墨客,尤其是儒学,学到精深的这些个家伙,不仅擅长玩弄人心,还擅长讲事实摆道理,无论是正数还是反数,都能把语言艺术发挥到极致,并且拿捏与其辩论的对手。
更何况此次与他辩论的还是南宗的那些孔家人,这帮家伙虽然说贫穷。
虽然不像北中衍圣公的那一波控家人一般富有,但精神层面上远超北孔10万8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