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这岁数经不起闹腾了,真要为一口吃的,每天上别人家门,那她也就差不多要交代在这一年里了。
想来想去,看来只能找街道办了,看看能不能用这三间房子换个好点的养老人给自己。
(这里,聋老太太这五保户的身份很奇怪,不知道她怎么弄的,毕竟五保户一般都是农村人才有的,一般是给一些没有资产的老人设立的,聋老太太一个城里人,怎么获得的五保户,让人诧异。
当然不排除,聋老太太找人塞钱给办的。
毕竟聋老太太在贾张氏嫁给老贾的时候,就住在95号院了。
那就说明她不可能是解放后才搬进来的农民。
五保户指的是保吃、保住保穿、保生病治疗和保死后安葬。
聋老太太显然不符合要求,她有自己房子的。
(聋老太太的房子应该是自己的,如果不是,不可能等她死后,可以把房子分给傻柱,应该归还国家才对。)
但也有可能街道办看聋老太太岁数大了,毕竟五十年代的时候,聋老太太都七十了,绝对属于超高龄了!在那年代这么大岁数的老人很少见。
自己一个人住,没个人在身边照顾,街道办给的特殊照顾,也情有可原。
毕竟聋老太太也不需要街道办特意派人来照顾,一直是易中海家在照顾,街道办只是给了聋老太太一些粮食等生活补助。
但按理来说,聋老太太的粮本应该由街道办保管,每个月五块钱的粮食由街道办负责送给聋老太太,但事实上不是,毕竟聋老太太手上有粮票,可以拿出去倒卖粮票,很不合理。
许多不合理的地方,可能都是聋老太太和街道办商量后决定的。)
贾家
贾张氏看到易中海倒霉,她的心里就别提多高兴了!毕竟易中海这么高的工资,却每次都是抠抠嗖嗖的,要一点给一点,她早就不耐烦了。
想当年老贾在的时候,易中海天天巴结她家,每次上门都是带酒带肉,一喝就是一晚上,她一个妇人都喝醉好几次!
可惜老贾一死,什么情份都淡了。
只有自己去要的时候,他易中海才会给一点。
从来没再主动给过东西,虽然他教自己儿子贾东旭的时候,也是认认真真地教了,但却被他教死了啊!
贾张氏那个恨啊,她都觉得易中海就是扫把星,谁和他亲近谁倒霉!
而且贾张氏始终认为没有老贾的教导,他易中海根本没有可能有八级工的技术,所以易中海的工资就应该有一半是贾家的。
毕竟易中海严格意义上来说,属于老贾的徒弟,徒弟孝敬师父家,应该是天经地义的事。
秦淮茹却是开始慌了,易中海要是被何雨柱整倒了,那自己不就遭殃了吗,毕竟易中海人还是不错的,自己每次朝他开口,易中海基本都会给,少是少点,但不用付出什么代价啊,属于白拿的。
这种长期饭票,她可不想失去啊,不过她挺好奇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到底是有多严重,让何雨柱发了这么大的火。
而且易中海还是乖乖受着的姿态,太不寻常了。
阎阜贵那倒是猜出了一点门道,到底是聪明人,毕竟雨水哭的这么伤心,何雨柱又这么生气,易中海还是一副愿意承担的模样,八成应该和何大清有关。
也只有何大清能把这三人的状态联系在一起。
阎阜贵作为前院的三大爷,对寄到95号院的信件还是有一定了解的,对一大妈时常和邮递员聊天拿信的举动,早就有点怀疑了。
而且他从来没收到过何大清的信件,这都十几年了,太不寻常了。
何大清就算再怎么不负责任,写封信回来,还是轻轻松松的,但却从来没有过。
阎阜贵已经在想,他是不是可以从中获点利润呢。
以易中海的丰厚财富,自己要个几百估计都不过分吧!
阎阜贵越想,脸上的笑容就越灿烂!
钱!钱!钱!它在向他招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