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们倒也没说什么,这年头谁家没点事情要忙了?
况且他们以后还得继续托顾永年给他们带东西呢,自然不会说他不好。
知青赶紧接过报纸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上回写到招娣的考试成绩比他们班上镇长的儿子还要好,被县里最好的一中录取了,镇长的儿子举报招娣作弊,我看的都快急死了,快让我看看事情到底是怎么解决的?招娣没事吧?”
“我也要看,我也要看!”
“还有我,给我留点位置啊!”
“大家都别挤,两个人一组一起看,看完了再给下一组!都挤成一团谁都没办法看了!”知青队长开始组织秩序。
他们的条件也不够富余,所以大家都是合起伙来一起买报纸看的,每人轮流买一期再一起看。
一个男知青从另一个房间里走出来,见大家都挤在一起看报纸,有些不屑地说道:
“真不知道为什么你们都喜欢看《招娣》,一个刚出生就差点被淹死的女孩子,读书还能考第一?我觉得写的也太假了,并且我觉得镇长的儿子怀疑她作弊也是合理的,一个农村出来的女孩子,怎么可能会比镇长儿子的成绩还要好?我觉得《我的知青岁月》比《招娣》好看多了!”
男知青的话刚说完,就引来诸多喜欢《招娣》的知青的不满。
有人说道:“农村出来的女孩子又怎么了?你倒是城里人,不还是下乡插队来了?看不起女同志还是怎么的?我们知青点里这么多的女知青,谁的工分挣得也不比你少啊!”
“《我的知青岁月》我也看过,才看了一期就受不了了,我猜作者肯定是男人,每次写到海燕和杏花的时候,就不停的描写她们的外貌和身材,写她们多照顾男主角,还说这是表达了知青老乡一家亲的思想,实际上作者心里想的是什么他自己最清楚!”
“只能说什么水平的人喜欢看什么水平的小说呗!”
“就是,《招娣》写的就是一个女孩子抗争命运的故事,作者可不像《我的知青岁月》的作者似的,一会儿又写外貌一会儿又写身材的。我们招娣能走到现在,凭借的都是自己坚韧不拔、永不放弃的美好品格!”
“对啊,我们也要像招娣一样坚韧不拔,做勇敢无畏的新时代女性!”
“好!说得好!”一旁的顾永年听了大家的话,忍不住用力地鼓起掌来,“我也觉得《招娣》好看!”
昨晚上他看过之后觉得写的可真好,把快把他一个大老爷们看哭了,招娣太可怜也太值得人敬佩了,在那样刻苦的环境下仍然没有忘记学习,看的他又想流泪又热血,要是自己能够回到小时候,他一定挑灯夜战,好好读书!
按照吕敬山坐的那趟火车的时间,今天就是他到站的时间了。
早早儿的,黎夏就跟着顾卫城和顾永年一块去县城火车站了。
本来顾卫城觉得这天气实在是太冷了,怕黎夏跟着他们跑前跑后的冻着,让她在家里等着就行。
但是黎夏说她得去一趟,毕竟是她打电话请吕敬山过来的。
虽然吕敬山一直讲‘救命之恩’记在心中,只要她一开口立马就答应了。
但她要是不过去,实在是不像话。
她当初接受那个采访,说那段话的时候,是发自内心的想要帮助国家保留住那些珍品书籍还有这些传承人,并不是想着将来可以得到回报什么的。
吕敬山心怀感恩之心,黎夏既感谢也珍惜,绝不会做出那种理所当然的事情。
顾卫城觉得媳妇儿说的有道理,便由着她去了。
到了火车站,等了约莫半个多小时,终于等到了吕敬山。
跟着吕敬山一块儿来的,还有一位年轻的女同志,眉眼之间跟吕敬山有些相似,黎夏想起了当初吕敬山跟她说过的那个被恶霸逼迫,宁死不屈的小女儿,猜测或许就是这位女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