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的食物一下就充斥了胃部,三娘已经很久没有吃到这样温暖而又鲜美的食物了。
“谢谢朱姑娘!”她看着手边的粽子,呢喃道。
……
同三娘一样的人也不在少数。
朱清谷他们准备的饺子、米粽等等都是有限的,不是什么人都可以收到,但是收到的也十分惊喜。
不少人都在天幕之上表示感谢。
(宋·赵祯:收到了礼物,饺子鲜美,蜜粽香甜,各有趣味。)
(明·戚继光:我夫人喜欢元宵,很是香浓。)
明朝的时候也有元宵和汤圆了,那种做法又不一样了,用糯米细面,里面是核桃仁、白糖做的馅,然后洒水来滚,这就是元宵了。
南方的汤圆则是做好了皮之后,包入馅料进去。
(汉·张仲景:这饺子也似娇耳。)
朱清谷回头看了一眼,他们还没有把麻将桌给摆出来,转头就又看到了这条弹幕,也马上回复道,“有一个传说,饺子的起源就是张先生你返乡的时候看到百姓饥寒交迫,很多人的耳朵都冻烂了,所以让弟子煮了‘祛寒娇耳汤’汤分给百姓。”
“不过考古发现,一座春秋时期的墓葬里就出现了类似于饺子的雏形,像是饺子一样的形状,里面还包着一些馅,不论怎么样,饺子的由来肯定已经很久远了。”
“后来饺子也有很多名字,有些朝代叫做牢丸,有些朝代叫做扁食,馄饨,饽饽、粉角等等,宋代的时候叫做角子,元明的时候就是扁食,清朝才称作饺子。”
张仲景感觉这个故事听起来怪怪的,耳朵都冻掉了,还要做娇耳汤给诸人吃……
有点像是后世说的虾仁猪心?
……
“姐快来,定台了!”朱小弟喊了一声,朱清谷也是哧溜了一下,然后那边婶婶也一下子就占了位置。
朱母动作慢了一点,没有上桌,倒是笑嘻嘻的看着他们四个打麻将。
天幕的话题也一下子就转移到了麻将上。
古代的娱乐说多也多说少也说少。
有些人说麻将起源于先秦的‘六博’,也有人说,麻将可以追溯到唐代的‘叶子戏’,宋代的‘马吊’,也有人说应该是明朝的‘竹牌’……
无论如何,现在所玩的麻将基本上定型在清朝的中期。
天幕之下很多人是不明白规则的,都很好奇的看着这些图案。
朱清谷一边打一边简单的和他们介绍。
比如说万子、筒子、条子,还有东南西北风,中发白等等。
然后打了两盘,天幕下不少人就都知道应该怎么玩了。
现在朱清谷手里有两张东风,有人出一张东风,她就可以碰东风,就相当于拿回一张来,就不能摸牌,而是要自己打一张出去。
胡牌最简单的胡法就是3张x4组+两张(一对一样的,称之为眼睛)。
而三张可以是碰的,也就是三张一样的牌,也可以是顺子,也就是一二三万、二三四万这种,要四组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