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表兄在应天府做小吏,亲眼看见江大人驾着铁鸟飞过城墙!”
“公主和徐将军的千金共侍一夫,这可是开天辟地头一遭啊!”
茶馆里,说书人添油加醋地讲述着江临的事迹。
学堂中,学子们争论着这位奇人带来的种种科举变革。
深闺里,少女们幻想着能遇到如江临般才华横溢的夫君
而在应天府,江临已经开始了他的电力事业。
他与王垣日夜不停地工作。
在短短三天内,就将电力覆盖了半个应天府。
“大人,东城的线路已经铺设完毕。”
王垣抹了把额头的汗水,指着地图说道,“但我们的铜线储备快见底了。”
江临皱眉看着仓库里所剩无几的电线卷轴。
这个时代的冶金技术有限,生产出的铜线导电性能远不如未来世界的标准,而且产量极低。
“先保证重要区域的供电,”
江临做出决定,“皇宫、衙门、主要商业街优先,居民区可以缓一缓。”
另一个难题是电费计量。
在没有电表的时代,江临只能派人挨家挨户记录灯泡的使用时间和数量,再手工计算费用。
这项工作繁琐至极,引发了不少争议。
”张员外家说他们只用了一个时辰的电,可我们的记录显示是三个时辰。”
王垣苦恼地汇报道。
江临揉了揉太阳穴:“从明天开始,每家安装一个小型计数器,我来设计。”
他已经在构思一种简易的机械电表。
虽然精度不高,但至少比人工记录可靠。
与此同时,江临在应天府最繁华的街市开设了一家电器商铺。
开业当天,人群将街道挤得水泄不通。
“各位请排队!”
王垣站在门口维持秩序,“灯泡每人限购两个,led灯一个,空调需要预定!”
商铺的橱窗里,各种电器在通上电后闪闪发光,引得围观者阵阵惊叹。
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台正在运转的空调。
在炎热的夏日里,它吹出的凉风让每个进入店铺的人都感到不可思议的舒适。
“这这简直是仙家法宝!”
一位富商摸着空调出风口,难以置信地说。
他的夫人则盯着天花板上明亮的led灯:“比油灯亮十倍不止,还没有烟熏味!”
价格牌上的数字让大多数人望而却步。
普通灯泡五两银子一个。
led灯二十两,而空调则高达两千两。
即便如此,订单还是如雪片般飞来,尤其是空调,短短半天就收到了三十多台的预定。
“大人,我们的空调目前都送给了皇宫,皇宫那边陛下说了,最起码要安装一百台空调,这些民间的空调预定要等的时间太长了。”
王垣看着订单簿发愁。
江临早有准备:“告诉客人,交货期至少三个月,而且要按照安装顺序来。愿意等的就交定金,不愿意的可以全额退款。”
让他意外的是,没有一个人选择退款。
明朝的富商和官员们对这项新科技展现出了惊人的耐心和热情。
谁让这空调太神奇了呢!
夜幕降临,江临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里。